《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两者的环境设备与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期望、要求也是不同的。对此应科学做好入学准备,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关键期。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其入学后的适应性影响很大,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
二、以培养适应能力为重点,缩短幼小衔接距离
幼儿园与小学的确存在一定的教育距离,所以,两种教育应该相互靠拢、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和谐成长,共同发展,减少幼小衔接距离。
(一)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生命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学不同的生活模式,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课间10分钟,需要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必需的活动,包括喝水、上厕所、解决简单的问题等。由此,首先要加强孩子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加强规则,完成适当任务
幼儿心理研究指出,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让幼儿完成适当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通过值日生、小组长等工作让幼儿尝试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等活动让孩子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同时根据幼儿园活动的内容,设计一些亲子作业,如让孩子把一些简单的儿歌朗诵给家长听,创编的故事由家长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件小手工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由此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
(三)生成活动,激发入学情感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的活动,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或否定。”要培养幼儿渴望学习、愿意上学的情感,首先要让幼儿对小学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他们逐渐接受,并产生好感,使幼儿在思想、情感方面做好入学准备,激发对小学向往之情。
三、以密切家园合作为载体,搭建幼小衔接平台
家园合作如同一车两轮,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能同步前进,幼儿园和家庭(社区)都应把自己当作是儿童发展的主体。
(一)转变观念,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
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长沙龙、经验交流、参观访问、上网答疑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儿童观,加强教师对家园同步教育实质的认识,使家园在同一方向、同一目标、同一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力达成共识,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尊重信任,与家长形成情感共鸣
信任家长、尊重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师、家长应采用积极、友善、关爱的态度,将情感变为动力,使强制性遵守的规则和规范内化为幼儿自主、自觉行为和终生受益的习惯,为幼小衔接打好基础。
四、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及时做好调整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双方面的改革
幼小衔接问题绝不是单靠哪一方面能完全解决的,必须加强园、校间的沟通与合作,这一点往往是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的一点,现在很多幼儿园在与小学沟通方面并没做到,对于有的幼儿园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作为教育者还应该积极地去探索这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因为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不一定要照搬别人的经验或成果,在教育中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幼儿也应照顾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改善每个幼儿在入学准备上的不足。
在整个衔接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更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使家、园、校密切配合,从实际出发整合三者的教育优势,确定衔接教育目标,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