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念详情

教会孩子逃脱危险胜过事后补救

  导读:近期,很多幼儿园和学校都细化了校园安全管理的要求,提出对来访、教研活动等的安保措施。

  近期,外地校园频发恶性事件。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学校及有关专家提出各自的建议。部分家长认为,当前的校园安保如能成为常态,孩子的安全会得到保障;部分学校表示,在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增加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有关专家呼吁,孩子要学会自救自护自助,警方、家长、学校应联手教会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逃脱。

  【家长】

  风声过后不可放松安保


  近日,在宣武区半步桥小学门外接送孩子的多位家长表示,自从外地发生校园恶性事件后,北京增加了一系列的校园安保措施,也加大了安保力量。现在就连家长也没办法轻易进入校园。“现在一看到保安、警察在现场,我们放心了不少”。

  多位家长说,校园目前安保状况比较让人满意,但令他们最为担心的是,这样的保卫水平只是暂时的“最高级别”,不能长期坚持。“风声过去了,估计也就放松了”,家长们建议,如果现在的安保水平能成为一种常态,他们对孩子的在校安全才会更放心。

  安全防范不能光说不练

  在崇文区天坛南里小学上二年级的肖同学说,最近老师总是向他们强调“放学后不能乱跑,必须先回家”,“遇到坏人先找警察、要大声哭喊救命”。肖同学说,虽然地震演习、消防演习在学校都体验过,但关于遇到歹徒时应该怎么办,学校没示范过,只有老师口头提醒。

  多位家长说,他们之前从来没想到学校需要开设针对突发暴力事件的安全教育。“想的很简单,觉得上学、放学,尽量来接送就可以了”。家长们认为,要提高老师、学生整体的安全意识,适当教授孩子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之策并演习。

  提醒孩子警惕陌生人

  近日,在宣武区实验幼儿园门口,家长王女士说,最近接到幼儿园的通知,要求要由固定的人来接送孩子,家长临时有时来不了的,一定要电话通知学校,说明由谁来接。王女士把他孩子接出校门,虽然没有紧紧握住儿子的手,但只要孩子稍微远离她两米,她就会大声喊道“回来,不要跑远”。她让孩子紧靠她身边行走。

  多名家长说,除了校园加强安保力量,家长自己也需提高警惕。同时,他们一再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搭话。

  【学校】

  外人来访安排在放学后


  近期,很多幼儿园和学校都细化了校园安全管理的要求,提出对来访、教研活动等的安保措施。

  北京小学走读部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对跨校教研活动中涉及学校对外聘请人员,要将名单报给学校保卫部门审核,并放在传达室保安手中,以便核对。

  由于临近期末,很多家长要进校办事,办理时间尽量安排在放学后或节假日,避开学生在校时间。

  同时,对于校外人员来访,必须持有会议通知或相关证明,保安在与相关联系人确认后,经相关负责人现场确认,方可进入。

  家长扮坏人模拟险情

  孩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是幼儿园与小学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崇文三幼园长范佩芬说,对低龄幼儿,教他们基本的安全常识很重要。家长可以和孩子模拟紧急时刻。父亲扮演要强行带孩子走的陌生人,母亲扮演路人,让孩子思考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办。“相信孩子从本能上有自我保护能力,先给他思考的机会,在练习中教孩子方法。”幼儿园也会教孩子安全常识,比如告诉三四岁孩子外出时要在父母视线内,不乱跑;告诉稍大的幼儿,遇陌生人不怀好意,要就近找叔叔阿姨,喊对方爸爸妈妈,以便逃脱,并向路人求助。

  多门功课传授自我保护

  北京小学走读部校长桑海燕说,针对近期的校园突发事件,北京小学走读部已要求所有班级在语文、体育、德育等课程中增加自我防护的教育。

  桑海燕说:“熟悉自己上学和放学的道路及周边情况,要和家长走在一起;独自上下学的,要与其他人结伴,尽量走明亮、宽敞的路。”有歹徒冲进校园,立即就近进入有门的房间,锁好门。房间有电话要及时报警。遇到危险要呼喊、敲打东西引起他人注意。“但我们仍然要让孩子相信,还是好人多。”

  【专家】

  紧急加强安保属短期震慑


  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金磊认为,当前校园安保措施是一种短期遏制恶性事件的震慑办法,无法长效执行。

  金磊认为,多起校园恶性事件暴露出长期以来对校园安全建设的忽视。目前,全社会对安全建设做得远远不够,且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工业事故等方面,对于暴力事件,安全建设很少涉及。

  金磊说,虽然目前校园安保做得不错,但假如危险分子冲进养老院、孤儿院,又该怎么办?“这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对安全建设的理念”,金磊说,“这在警示我们该如何全面考虑安全问题”。

  学会逃脱胜过事后补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表示,学校安全分为人防、技防、物防、心防。从人防来说,学校每个大门必须有两名保安,但有些学校、幼儿园是老头看门,这不符合要求。保安制度应成为一个常态。

  王大伟称,技防,比如设探头,物防是买设备,比如钢叉等。但这些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措施。最为重要的是心防,就是防范意识,“学校得有安全预案”,预案包括人防、技防、物防到位,要有专门资金,要有防范而不是事后措施。“但现在我们说的人防、技防、物防更多的是事后补救。”

  “校园暴力事件最应反思的是家长和学生。直到现在,他们才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警察也好,保安也好,当犯罪发生时,他们是不会在孩子身边的,如果孩子身边有警察,不法分子就不会实施犯罪。

  孩子要学会逃脱、高喊、躲避。应该呼吁家长和孩子学会自救自护自助,警察、家长、学校联手教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怎么跑。现在对校园安全的反应是加强保安、警察力量。但对孩子的自护自救教育仍滞后,且我国目前没有安全培训的统编教材。

  【他山之石】

  英国警察发警示语玩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说,在欧美,通过演戏学习自我防范是经常的,虽然中国也有,但还是比较少。

  王大伟说,他现在正在做警语,即有可操作性的警示语言,这是从英国学的,比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他说,英国有安全玩具,警察巡逻时会发给孩子,上面有警示语,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