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9月开始,北京市正式出台并实施更为严格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就近入学“新政”实施以后,东城、西城、海淀等主城区开始大规模缩减招收寄宿生学校和人数,部分小学今年已经停止招收寄宿生。
现状扫描
城区小学取消寄宿部或成必然
几年前,伴随着小学入学人数的迅速增加导致学位紧张,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县很早就通过停招住宿生、增加招生班级数量等办法增加小学学位。如西城区育才学校小学部3年前开始停招住宿生,目前在校住宿生只有四至六年级130余人;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海淀区的中关村一小也都在几年前就取消了寄宿部,黑芝麻胡同小学现在只有五、六年级各1个寄宿班。
从今年开始,为了严格落实“入学新政”,城六区又开始进一步削减寄宿制小学招生数量。2014年,西城区仅保留北京小学、奋斗小学两所小学招收寄宿生,目前,奋斗小学的寄宿生人数在600名左右,寄宿制做出品牌的北京小学每年会招收约6个班的寄宿生,今年也保持这样的招生规模。康乐里小学合并了原上斜街小学,整合之后上斜街校区实行寄宿走读双轨制,尚有10个寄宿班。从明年起康乐里小学停招住宿学生,寄宿部也将正式取消;北长街小学这学期共招收23名寄宿生,按西城区教委要求从明年开始停招住宿生。18年前率先在全市实行集寄宿、走读双轨制的东城区前门小学今年也开始停招寄宿生。
此外,像东城区崇文小学、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海淀区七一小学等继续招收寄宿生的学校都出台了新措施,严格限制招收寄宿生数量。2014年,寄宿生报名需法定监护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提交寄宿申请书和法定监护人所在单位盖章的因公确需寄宿证明,审核无误,参加学校的评估认定后,方可办理入学手续。一些学校也调整了招生范围,如崇文小学从今年起将不再面向社会招收寄宿生,外交部等涉外单位有特殊需求的子女除外。
尽管也有一些小学为方便家长或学校教学,招收寄宿生的数量没有太大变化,甚至开始新设寄宿部,如朝阳区安慧北里小学并入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成为其小学部后,仍然继续招生;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与北京十八中共同开设足球特长班后,为方便足球特长生学习和训练,开始尝试招收寄宿生。但从总体来看,取消小学寄宿部、大幅度削减寄宿生数量已成为主流趋势。
观点争锋
住校能锻炼孩子自理自立吗?
事实上,关于多大年龄的孩子适合寄宿、寄宿和不寄宿哪个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性话题,不同的家长和教育专家看法也不尽相同。
国内外有很多实践和研究证明,寄宿制学校最有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展。首先,按学生身体发育规律科学安排生活起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其次,从小减弱对家庭的过分依赖,可以培养学生有效统筹和管理个人时间,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再次,与众多性格各异的同学交往,能够培养孩子宽容忍耐和关爱感恩之情,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育才学校小学部,住宿生每天早晨都能保证至少20分钟的锻炼时间,跳绳、踢球、跑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寄宿部的阅览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故事书、卡通绘本、学习资料,1000多册图书可供小学寄宿生自主借阅。平时,为了丰富学生的住宿生活,老师还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手工编织、看卡通电影,去人民大会堂、天桥剧场等地观看演出;寄宿部每年还会举行2至3次的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与活动出点子,监督管理提建议。
育才学校六年级的金思怡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学校的寄宿生活,最享受每天晚上9点之前的讲故事时间。通过在校锻炼,现在洗衣服、叠被子、刷碗筷等日常家务都会做了。“我们还学习了火灾水灾等危急情况下怎样逃生,学校每年都会有逃生演练,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得很到位。”
林先生的孩子目前在东城区崇文小学寄宿部上五年级,由于自己和妻子常年工作外派的原因,从孩子上小学起就让他尝试在校寄宿的“独立”生活了。林先生说,几年的寄宿生活让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和朋友一块儿出去聚餐时,他会主动给大家发筷子、餐巾纸;吃饭的时候,他会主动要求不要盛多了,还会跟大家倡议尽量吃完碗里的饭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学校宿舍里的一些习惯,放假回家仍旧保留着,比如每天睡觉都要把衣服叠整齐放床头或是凳子上,衣服叠放也很有讲究。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支持小学阶段寄宿的家长们普遍认为,过集体生活,可让孩子生活更有规律,增强自理能力,并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家长也可以轻松很多。另外,还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的缺陷,在寄宿制学校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尽早地培养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
寄宿孩子的“缺失”谁来补?
也有人认为,寄宿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疏离,尽管这种不利的影响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递减,但还是不赞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让孩子寄宿,初中可以考虑,孩子到高中阶段寄宿负面影响会小很多。综合多方面的条件考虑,如果不是必须寄宿建议家长们还是让孩子住在家里。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会遇到很多事情,如果天天能见到自己的父母,那么父母就可以观察到孩子的问题,至少能在感情上给予及时的修复。
家住朝阳区呼家楼的刘女士的儿子亮亮,虽然今年才上一年级,但已经是一名“住校小达人”了。据介绍,亮亮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便被妈妈送到了一所幼儿园里寄宿,如今在小学里,他已经能独立地穿衣服、起床等。但刘女士对儿子一直心存不舍和歉意,由于离异再加上经营一文化公司的压力,只能把儿子送到寄宿学校里。“我明显感觉到他跟我不是很亲,就是周末见到我也没有很激动”,忧心忡忡的刘女士正计划着把儿子亮亮从学校的寄宿部接出来。
一些刚刚住校的孩子也常常会想家,适应寄宿生活的快慢也因人而异。刚上二年级的萌萌(化名)已经住校两年了,她说一提起周末返校偶尔还会感到鼻子酸酸的。“每到星期日晚上,爸爸就开车把我送到学校,帮我背书包、拿饭盒,特别留恋和享受那种感觉;但是,等我一个人回到宿舍就特别不适应,我会想起周五、周六的晚上,我都在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过,可以看电视,可以到楼下去遛狗,还可以去买东西。每到周五,心情就会很兴奋,因为上完一天的课,爸爸或妈妈就会来接我回家了。”
此外,也有家长提出了寄宿生活一些教育“缺憾”。林先生说:“孩子在校寄宿,父母毕竟不在身边,我很担心他的自控能力,这是再多后期弥补无济于事的”,尽管寄宿并没有带给林先生巨大的烦恼,但内心依然摆脱不了丝丝担忧,“孩子每天回家,就可以在父母的监督下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现在不敢保证啊”。而寄宿孩子“不会”花钱的表现令李女士也很担心。“孩子因为住校基本上花不了钱,每次给孩子的钱放假时几乎一分不少地又被带了回来。”李女士说,平时在家孩子也不主动去买东西,很少有钱的概念。对于这一点,她也有些许担忧,“孩子不会花钱,没有基本的理财能力怎么行。”
在寄宿制学生教育问题上,尤其是针对“锻炼孩子独立”的观点,也有人认为,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担当着不能替代的角色,家长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在寄宿学生教育上,学校在做好本职教育工作时,还应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