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是上海各大民办知名小学的“入学面谈”高峰期。5月10日、11日,上海市教委组织了市、区兼职督学及人民教育督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共20个专项督导小组,对全市56所民办小学的“入学面谈”进行全覆盖督导。
督导团全程向媒体公开督导情况,中国青年报记者从中撷取了几所出了名“难进”的学校进行梳理发现,“入学面谈”除考量学生能力外,对家庭背景也颇为看重。此外,大多数民办小学的招生面谈并不涉及奥数、英语、拼音等知识性问题,而更注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孩子通过各种活动或游戏,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爱好。
在杨浦区上外附属双语学校,今年有1700多名学生报名上小学,但学校的招生名额只有180名。该校采取的是听单词模仿、看图讲故事、拼图分类、做律动操等五个环节来考查孩子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以及肢体协调等能力。
在杨浦区打一外国语小学,家长和孩子需要一起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在面谈教室,老师会询问孩子平时喜欢做什么。如果喜欢画画,老师就拿出纸和笔让孩子现场画一幅画,并说说画的是什么;如果喜欢跳绳,老师则拿出绳子让孩子现场跳绳,并询问他如果绳子太长了碰到桌子怎么办;如果喜欢拼积木,老师则拿出积木让孩子现场拼搭,并问他拼的是什么。
该校负责招生的校领导告诉记者,为了公正公平,当天参加面谈的所有老师都不允许带手机进入教室,他们的工作岗位也是当天早上7点到校后才进行分配的。
学校董事长则介绍说,之所以让家长一起参与面谈,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另一方面也是让家长了解学校,“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据董事长介绍,面谈过程中,他们看重的不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更看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从而看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得当。
徐汇区的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是上海市报名人数最多的民办小学之一。这里要在一天时间内,完成3000多名学生的面谈工作。该校对每一名报名学生都编制了“二维码”,老师只要通过电子设备就能识别学生的身份,并录入面谈信息。
世界外国语学校校长张悦颖介绍,该校的面谈分为两部分:一是体验式活动区域,通过唱歌、广播操、画图等形式,考查学生的交流和协调能力;二是IPAD活动区域,学生们可以利用IPAD倾听音乐、寻找出相应场景配图,或倾听人物对话、选择相应的情绪符号。
每个学生的面谈过程约持续30分钟,全程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凝重紧张氛围。
“我们也并没有想‘考’学生什么知识。”张悦颖说,“面谈是体验式的游戏过程,重在考查孩子们的观察、模仿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希望孩子们是快乐的、有潜能的,懂得观察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徐汇区另外一所民办小学盛大花园小学,“入学面谈”更像是一场丰富的幼儿体验活动。分为“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跳一跳”和“走一走”等环节。比如,看动画故事,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其他小朋友;让孩子们在简单的“三角”图形上,发挥想象来画画;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小木片,把拼出来的图形与伙伴们分享。
盛大花园小学校长王一坚表示,学校以运动和艺术为特色,倡导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面谈中还会让孩子们听乐曲、跳跳操,并在校园里逛一逛,进行环境体验。参加完面谈的学生还能获得“点心小吃”作为奖励。
在浦东新区,这个以学校牛、学生多出名的区域,今年则受到教委关于民办小学招生的新政影响,使得很多“牛学校”不再像过去那样面谈人满为患、学生竞争极其激烈了。今年教委的新政是,“每人限报两所学校”和“所有学校同一天进行入学面谈”,这一政策让一些此前赶场“扫荡”的家长不可能同时报四五所学校。
浦东民办金苹果学校今年预计招生198人,因上述“两限”政策,这里的网络报名人数下降到200人左右,和计划招生人数基本持平。
家住浦东的赵先生,4年前在为大儿子报考民办小学时,全家如临大敌,提前报了很多培训班,也赶场跑了很多学校,最后孩子面谈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而今年,他为小儿子报考金苹果学校,却一切顺利,“家长和孩子都轻松了不少。”
金苹果学校的面谈,设置了3个环节。首先是观看学校宣传片和答疑,其次是参观校园。在家长和孩子熟悉学校环境和教学特色后,再安排孩子们进入课堂。
这一“课堂”是学校特色教学课堂形式——唤醒课堂。由一位主讲教师授课,两位观察员辅助。在教学过程中,记录每一名孩子的个性特点,观察是否适应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该校周玉薇校长并不赞成通过“游戏形式”来“面谈”学生,她更喜欢用“学校特色的招录方法”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读懂”学校特色的教学方式,“这是双向选择的基础。学校应该有自信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更认同学校的教学理念。”
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今年的民办小学招生工作时表示,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各区在面谈环节上动脑筋、出新意,目的就是“不希望家长让孩子去参加社会上所谓的幼升小培训班”,“一些培训机构弄一些所谓的面谈题目让孩子背,但死记硬背的孩子进了面谈现场不听老师的问题就开始背答案,这与我们面谈的初衷相违背。”
这位负责人希望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理性择校,不要迷信“名校”,也不要在幼儿园阶段“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