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前期(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即可开始)
此阶段重点在于孩子长期能力的培育,以及家长对小学的基本认识与幼小衔接规划。重要事项包含:
1、增进自我对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与环境的了解
家长可试着透过多元的讯息来源,例如阅读学校网站讯息、接触小学教师与参与学校活动等,了解小学的教育理念与运作方式。
此项工作相当重要,因为近年来小学教育的革新迅速,运作方式与相关设备也与家长就读小学时期相去甚远。因此,唯有透过实际的接触与参与,方能获取贴近现场的实况,一方面有助于做好幼小衔接规划,也能减轻因讯息不足所导致的焦虑。
2、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与情绪能力
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小一生活适应的核心能力, 孩子要能照顾好自己,才有学习上的自主与独立。
情绪能力则是团体生活重要的基础,孩子要能做好情绪的调适,并做出合宜的行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稳定的学习模式。
然而,这两项能力是需要长期培育的,家长可在生活中提供孩子完成自理工作的机会,例如鼓励孩子完成自身与环境的清洁工作、保管自己的用品、觉察环境中的危险与做出适当响应(例如,遇到奇怪的人要逃走并求救,遇到潮湿的地面要绕道而行)等,或是与孩子讨论自身或他人的情绪状态与原因,示范情绪转移或合宜的表达方式等,都是必要的基本功。
二、幼儿园后期(大班下学期开始到小学入学前阶段)
1、运用生活事件,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进入小学后,专注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习基础。听懂老师的语言,并且能专注在被交付的任务上(如,现在要抄联络簿),忽视与任务无关的干扰(如,身边同学的嬉闹行为或教室外的声响)。或是,在上课时间专心听讲,在班级活动时能依循规则与指令完成工作等,对孩子而言相当重要。在大班上学期开始,家长可以试着协助孩子培育此项能力。
例如给予孩子较为复杂的指令(先把杯子拿过来,洗干净,擦干后,问妹妹要喝什么饮料,再倒妹妹要喝的饮料给她喝),并与孩子共同讨论要如何理解指令、记忆顺序摒除干扰,甚至可以请孩子提供复杂的指令,让家长完成任务,这也可使孩子学习将任务拆解与合理排序的能力。
2、幼小衔接准备与体验
自大班下学期开始,孩子对于未来的小学生活,需要开始了解、期待与体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观未来将就读小学环境、分享该校的信息,或是参与学校的活动(园游会与运动会等)。让孩子认识小学的环境设施,建立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幼儿园的作息与小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小学生需要较早到校。 早起上学,特别是心情愉悦的早起上学,往往是需要经过全家共同努力,才可达成的目标。 孩子要在上午七点前起床,势必在晚间十点前就已做好入睡准备。
在睡前尚有必须完成的例行活动,如晚餐、作业撰写、盥洗与家人互动等,因此协助孩子逐步学习时间规划与控制,也是必备的能力。此阶段,家人需要开始共同努力调整用餐时间与互动时间,并且尽早营造睡眠的气氛,以便协助孩子调整作息。
3、建立因应小学生活必备的技巧与能力
在此阶段,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建立小一所需的具体生活能力,例如打理自己的衣着、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周遭环境、清洗餐具,或是学习以纪录(各种符号或其他途径)提醒自己该完成的任务。此外,有效的沟通技巧与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也需要开始建立。
因为,在小一的生活中,适切表达需求,并能沟通协商,可以让问题及时解决,增加生活适应的正面力量,而在小一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听懂教师的指令、认识方向、图形与常见符号、大小肌肉协调、专注于任务等能力。
这些能力在幼儿园阶段,多已在园内生活中逐步建立,因此建议家长能关注孩子能力发展的现况,除了与幼儿园教师合作共同培育各项能力外,也可在生活中与孩子进行相关游戏,例如一起安静坐下来五分钟,专注聆听周遭的声音并做陈述;请孩子指引路径,说出上下左右的方向;请孩子协助将物品分类,一起讨论分类的依据(大小、颜色、高低、或是两项特征以上的分类)等,过程中更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些活动都可协助孩子建立学习所需基本能力。
三、小一阶段
1、家长全心的陪伴。
在进入小学后,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
所谓的陪伴并非仅止于陪写作业与复习功课,而应涵盖全面的关照与陪伴。家长要能陪孩子聊学校的生活,聆听孩子心中的感受与想法。
然而,陪伴与聆听需要兼顾质与量,在量的方面,时间上过于紧迫的亲子互动,成效不仅不彰,有时还会造成彼此情绪上的紧张,而若是互动的频率过低,则往往使双方的关系较为疏离,也无法提供实时的协助。因此, 每天找出一小时以上的专心互动是必要的。
在陪伴与聆听质量方面,消极落入抱怨的循环并非正途,正面的思考与问题解决才是重要策略。在面对孩子对学校生活或规范的质疑或抱怨时,家长可借机提供不同观点的思考角度,例如这些规范对老师、其他同学的意义,让孩子能同步思考不同立场的观点。而多元观点思考的能力,将可协助孩子跳脱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融入团体生活。
2、有效的亲师沟通。
孩子的新生适应阶段,亲师皆为重要的核心人物。
小学阶段与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内容、上课方式与环境设备等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在孩子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亲师更需要建立紧密的沟通与合作模式,才能避免误会,进而共同协助孩子适应。家长在此阶段遇到疑惑,例如孩子作业完成有困难、作息上难以适应等,都可依循双方共同合作的途径,解决问题。
上一篇: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其启示
下一篇:孩子上小学,家长别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