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转型详情

35岁没有做到管理岗位,我还有希望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Ray先森,36氪经授权发布。

前段时间,有不少在线教育行业职场人都表示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不是被裁员,就是被降薪,明明说好的上半年升职加薪,一纸政令下来全泡汤了。

抛观原因不说,在职场摸爬滚打努力工作无非是求一个升职加薪,但是一个岗位做到三五年甚至是五年以上还没有升职,本身对职场人而言就是一种非常大的挫败。

我身边有不少职场人表示,30岁的职场人,前怕年富力强的领导把持着重要岗位上不去,后怕如狼似虎的下属随时取代自己,更要命的是转眼间职场“中年危机”如期而至。

所谓的职场“中层危机”:

指职场发展到包括总监、部门经理等中间管理职层后,职位稳定却有无法突破的瓶颈,长时间升不上去,陷入职场瓶颈期的尴尬局面。

以前也和很多人一样,以前也觉得职场中年危机离我估计还有十万八千里,怎么着也不会轮到我吧?

后来才发现,职场不仅有中年危机,也有青年危机。

危机如影随形,只不过有人懂得提前规划,而有人总是仗着自己年轻拿最值钱的年纪做筹码,结果当然是有人,有人永远在职场的泥潭潦草混日。

有时候,导致我们不能晋升的,不仅仅是选择,更多的是也有可能是思维。

什么样的职场人最难晋升?

①公司中高层管理者

有句话说的好,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反之亦然,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也最危险。

中高层管理者,看起来是最安全的一批人:

事业有所成就、家庭和谐美满,大事和领导一起商量,小事甩给小弟们去干,正是这样的安全造就他们的危险领域不断扩大。

一方面由于年龄增长及顾及家庭,在工作中的拼劲及激情,已大不如前,更不要说和那群单身爱熬夜的年轻人拼了。

另一方面却还在囿于之前的陈旧经验,能力和前几年比,没有多少提升;

更要命的是,多年混迹职场也学会了推诿、甩锅。

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问题,而是不要影响自己的职位和薪水。

这样的高层领导,看似风光无限,如果没有稳固的职场资源或过硬的技术加持,甚至没有一两样傍身的关系,迟早会被优于自己的年轻人替代,更不要奢望能够晋升了。

②长时间从事基础岗位工作

曾经就看过一个求职平台有人留言: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岗位,都没有人要我?

我看了下发帖人的详细描述,求职者已经35岁了,工作10余年,一直是基础行政工作。比如复印扫描、收发快递、支付水电费等。想换工作,简历也是投这类基础岗位。岗位的要求很简单,应届生或1-2年工作经验,薪资也不高。

诚如她所言,虽然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工作年限,却没有突出自己的关键性成果或成功案例,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什么含金量可言了。

既然如此,35岁还在做基础行政工作,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缺乏职业规划的表现?

合适的求职者,工作年限应该和职位职称、工作能力、工作薪酬相匹配,有时候甚至还要与你的业绩绩效相挂钩。

要不然即便是你工作10年又如何?

HRBP要的是一个性价比高且合适的最佳人选,而不是10年重复做基础岗位工作的人。

③从事基础体力劳动岗位

以前在一家公关公司任职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因为公司公关部经常会承接一些地产开盘、店面开张活动,为此公关部招了很多年轻人做活动执行,说白了更多的是去现场布置场地和搬运物料。

有一次和一位同事闲聊,才知道他已经在公司干了3年的活动执行了,和其他小伙子相比,35岁的他显然体力、精力都跟不上了,我问他为什么不换一份脑力劳动的工作,这样让身体也好受点。

他给我的回答是:

“你看我现在这样,要么降低工资,做相对轻松的工作。要么就是继续在这里卖苦力,其他的门路我也不会。”

在未来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甚至部分岗位都会进入智能化的改造后,我不知道这些纯靠体力维持生计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但他们今天的职场故事,足以给我们一个深刻的警醒:

要么做职场最值钱的人,要么做职场最不可替代的人,

这两类职场人即便段时间内不被晋升,在未来的职场发展前途也不可估量。

辛苦工作多年,为什么晋升遥遥无期?

我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HR,在招人面试的过程中,也曾侧面关注了很多面试的职场晋升之路,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走的非常艰辛,甚至可以用一句扎心的话形容就是:

辛苦工作多年,为什么晋升遥遥无期?

为此,我整理了以下3点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①只谈资历,而无成绩

不得不说,职场上很多人喜欢论资排辈,当然老员工愿意炫耀下自己和老板的关系,在新员工面前吹吹牛倒也没什么,但是自己什么事都不干,学老板做甩手装柜可能就有点不行了。

作为阿里巴巴最早一批员工,甚至可以跻身“十八罗汉”之一的彭蕾,应该可以说是和马云一起打江山的得力干将了,但她在阿里最有名的一句话却是: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其实就是交付成果、达成决策目的的过程。

哪怕有可能这个决定未必是你所认同的、甚至是错谬,作为执行者必须深刻领会领导者的真实动机和决策意图,在职权范围内及时提出合理建议,让执行的过程向好的方向转化。

从阿里巴巴集团市场部和服务部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现任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可以见得彭蕾一直在践行她的承诺和言论。

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吹牛皮,那种事情恐怕你的老板都不敢想,更不要说你了。

②只谈工作,而无思考

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现在的职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说白了你不能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产生等值的价值,吃了再大的苦劳也是无济于事。

职场中最忌讳的就是“只谈工作,而无思考”,那样的过程最多是重复着往日的工作,压根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上文中提到了那位35岁的求职者,后来有人在她的帖子下面写:

如果你从基础行政这个岗位,一步步升到高级专员、行政主管、行政经理,甚至有更高的职位。

从复印扫描,到文件管理归档,到编写流程制度文件,到节约办公成本,推行无纸化办公。从小的办公室活动,到部门活动,到公司活动,再到集团活动,都有亲自负责组织过。

在这个过程中,去提炼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整理出你的成功案例,这比你一味强调10年工作经验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③只看现在,而无未来

我看过很多职场人确实是拥有很好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拿着一手好牌,最后却黯然离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得不说的是,有时候多为将来考虑,并不是什么坏事。

前几年好几家银行理财经理打电话问我,是否需要办理出境ETC业务,其实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行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在变化:

以前让人羡慕不已的收费站收费员现在已经有不少被ETC取代,更不用说很多商圈地下停车场早已实现无人收费,

一方面技术进步在加速,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愈发强大,越来越多的旧行业将被颠覆,无人驾驶、5G、人工智能这些以前只在电影里出现的技术,在现实中越来越普遍。

很多职场人太过于贪图所谓的“稳定”,享受了太多安逸,既不学习,也不成长,丧失了锐意进取的精神,每天满足于钱不多、事少、离家近的安逸生活,忽略了这份工作潜藏的危机。

最舒服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危机到来的时候。

那些只看现在的职场人,到最后无疑会为自己当年偷下的懒付出代价。

做好这3点,晋升才和你有缘

①及早定位,完成转型

如果还,我可能会和当年公关部的同事说下面这句话:

“年轻时不要过度透支身体,保证健康才是第一位。否则赚的钱还不够看病的,就得不偿失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倒不是说体力劳动者就低人一等,而是更多的时候如果我们有更好的上升空间和机会,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一次?

Adidas CEO罗思德说的:

“我们只关注消费者,那么不光耐克、安踏是我们的竞争者,优衣库或者其他品牌也是我们竞争者,因为消费者买了他们的产品一样不会再买我们的产品。”

很多时候如果局限在一个角落,人的视野和认知都会被局限,尽量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习新的内容,多向外界寻找机会尽早转型。

②做好规划,规避风险

达利欧曾经在《原则》中为职场人提出三个经典问题;

你想要什么?

事实是什么?

如何行动?

这年头很多人常常喊“职业规划”,但是能做到的倒是寥寥无几,确定好自己的方向,关注相关领域资讯,学习新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会感觉迷茫,是因为在职场发展的洪流里,很多人往往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丧失了“自我”这个锚点,忘记了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该做什么”。

与其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为什么不去早做准备自己操盘?

③向上管理,多维发展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的表现之一,所以敢于对未知的领域有所探索。

尝试承担更大的责任,挑战更难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的工作年限,和职位、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更多是在考验一个职场人的能力和勇气。

同样的起跑线,有人工作10年,最起码是某个领域的总监,如果你不是经理,好歹是个主管吧?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进行深入的交流分析,梳理过往的工作经验,挖掘亮点,匹配市场行情,系统输出你的优势和亮点呢?

最怕的就是一边抱怨世道不公,一边手上身上丝毫不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不惑之年曾经写下这段话:

“我突然发觉,自己竟然越来越无知。

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重新学习,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放弃每一件值得做好的小事,也不错过每一个值得学习的机会。

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职场之路走的更远更好,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

写在最后

有人一生为了躲避不确定性走尽弯路,也有人一生都在不断与不确定性共舞。

而这样的两相比对之中暗藏着一个悖论:

当你不断去寻求秩序的时候,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

就像最可怕的不是35岁没有做到管理岗位,而是一个人的思维永远停留在一线岗位。

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最危险,最危险的地方往往也最安全。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