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转型详情

到底该不该去大公司?

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一直都有一些读者向我咨询,到底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当然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本人性格,抗风险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自己职业规划的设计路径等因素。

今天我就专门回答到底该不该去大公司,大平台做一个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大公司,大企业或者大平台以规划化,标准化的工作和管理流程见长,尤其信息化系统建设很先进。

比如使用知名厂商的IT系统和软件,ERP,CRM涵盖范围广泛,从前端的销售线索,到后端的库存发货等都可在系统里一键查询。

能熟练使用系统是基础,关键是要通过系统操作,掌握这背后的业务规则和逻辑,这才是人和系统的区别,也是初入职场最该学习之处。

大公司对很多岗位都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并根据不同的岗位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年末开始进行年度工作的review和新一年的KPI制定,你会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会得几分,拿多少奖金。

对于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来说,从学子被扔到社会大熔炉,正一脸发懵的时候,能进入到运作正规的大公司,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真心是不错的选择。

在那里,你可以学习如何高效工作,如何鉴别高质量的工作成果,组织如何通过彼此分工和配合达到有效运转,以及你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这些在大公司里你都会轻松get。

02

在大公司摸爬滚打5,6年,接近30岁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我们称A人群,谙熟大公司的生存法则,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格外清晰,那就是沿着经理,总监,副总裁一路升上去,在40岁的时候抵达金字塔尖。

而另一部分人,我们称B人群,则早已习惯了大公司分工明确,工作节奏舒缓,朝九晚五准时上下班的小日子,他们没那么大野心继续往上爬,而是甘愿在自己的岗位上拿着稳定的工资。

他们有时会产生错觉,以为拿了稳定饭票,懒得跳槽换工作,因为自己对公司,对流程,对人头熟,看不起外面的小公司。

对于A人群而言,不管他们是在本公司还是跳槽到其他大公司,目标都是做高级职业经理人,一般也都会如愿以偿,但这部分人在人群中毕竟还是少数。

B人群反倒是大有人在,他们看似与世无争,很安全却其实最有风险。

这里的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公司,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

很多人特别容易错把平台当本事,以为自己在大公司,就特别牛逼,老本一吃到底,既不学习钻研业务知识,也不屑于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觉得跟自己都没关系。

这样不知不觉和社会脱离了,潜移默化被培养成了温水里煮的青蛙。

大公司本身没有错,但是失去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停止了对自身成长的要求,贪恋于舒适安逸混日子,这才是最要命的。

03

有的大公司有一个无固定期限合同,其实最能麻痹和消磨人的意志。

有的老员工在基层岗位10年以上,终于等到跟公司签了这样的合同,就天真地以为如愿以偿进了保险箱,高枕无忧。

其实不然,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不代表着这份合同是没有终止时间的“铁饭碗”,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公司照样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只要根据法律规定给予合理赔偿就OK。

可怜的老员工们混了10年混到这份合同,以为永远不会被开,却不成想,当他们的老板换成80后,甚至90后,对他们不思进取,不懂创新忍无可忍,就会分分钟赔偿让他们走人。

而没能升到管理岗位,老员工在人才市场中也早已失去了竞争优势。

他们既无法接受比自己目前薪水低的工作,但也根本拿不到更高薪水的offer。因为市场上大把年轻力壮比他们便宜的人在抢同一份工作。

因为对公司形成的长期依赖性,这样的老员工身无一技之长,想要创业没思路,没产品,没资源,最后只能灰溜溜回家。

别在让无固定期限合同蒙蔽了你的双眼,它看上去很美,却一点不中用,根本保证不了你的安全,反而成为束缚你认知升级和持续行动的绊脚石。

写在最后:

对于是否加入大公司,是否继续在大公司工作,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建议加入大公司,目的是了解行业先进水平和技术,熟悉核心业务和流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探索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5年以上,就要权衡是在本公司继续晋升,还是通过跳槽实现升职加薪;

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多年,且35岁以上,除了考虑继续在本公司或外部机会中晋升,同时可以考虑未来是否创业。如果有创业意向,就要思考是先孵化自己的创业模式还是立刻辞职创业。

但如果此时你还在基层岗位,那就不用考虑跳槽,而是要考虑为自己的后路多做准备,未雨绸缪。

大公司,只是起点,却绝不是终点,能够决定一个人最终跑多远的,是一个人的眼界,格局和永不停止的努力。

留下来,还是离开大公司,你决定好了吗?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