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身心健康详情

孩子不听话?那是因为你对儿童心理特征了解没到位!

  爸爸妈妈们,总想给宝宝更多更多的爱,

  除了吃得饱、穿得暖,

  宝宝的心理健康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而孩子心理问题的频发,

  也让家长们警惕的同时,

  有点摸不着头脑……

  哦吼,不用怕,

  十项全能的大侠老师又来啦!

  当初生小儿形成条件反射时,即标志着心理活动开始发育,且随小儿生长发育而逐步发展。神经系统和环境是小儿心理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脑发育的水平及其功能是小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环境和教养则是对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外界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社会教育,儿童的情感和智能发展已有长足进步。因此,了解不同年龄小儿的心理特征,对促进小儿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出生至1岁

  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婴儿与母亲或照顾者之间正在建立起良好的信赖感。婴儿前6个月物我不分,分辨不出自己身体和外界的区别。6个月左右能把自己母亲及其照顾者同其他陌生人区别开来,开始认生,并表现出分离性焦虑,不愿与母亲分离,还能从不同玩具中,挑出自己喜爱的玩具。经过父母,家中亲人反复的言语和动作训练,情感的传递,并依靠自己感觉器官逐步感知周围事物认识外界物体,已发展自我意识。因此成人应不断提供发展小儿视觉、听觉的各种良好刺激,要给小儿以身体上的接触,如搂抱与抚摸,经常哄逗并于其语言交流,以及给予适合身心特点的玩具等。使小儿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与母亲及其照顾者之间发展信任感。

  1至3岁

  此期小儿的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幼儿期小儿控制自己身体及参与环境活动的能力增强,能用言语来沟通情感,表达自己的需要,固有一定的自主性。如2岁时表现出明显的违拗性,不听从别人的吩咐或指导而闹“独立性”,爱说“我自己……”“就不……”但此时小儿对母亲依恋之情甚深,在具体解决问题和情感方面仍依赖于成人。因此,成人因势利导,教育小儿学习简单的行为规则,如区分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培养小儿健康的自主性,以发展小儿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3至7岁

  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具有进取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学龄前期小儿由于语言词汇的增多和动作的发展,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强烈的兴趣,是小儿萌发各种思想、行为、好奇与幻想。他们会表现出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希望独自去做某些事请,但他们缺乏知识、经验和能力,常常事与愿违,当小儿创造性和努力失败时,会极力表现出破坏玩具、弄哭玩伴等。对此成人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小儿的思维活动,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规范,鼓励小儿多提问,帮助其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小儿与各种事物有关的积极情感,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动物等。

  7至12岁

  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发展勤奋的个性及克服自卑感。学龄初期儿童认知发展较快,初步能够逻辑地,系统地将规则应用在文化知识上,比较客观的分辨环境与自己的关系。小儿入小学后接受正规教育,学习初级文化知识,十分重视自己勤奋学习的成就,渴望从学校的学习中得到乐趣,将主要的活动方式转为学习,而不再以游戏为满足。他们集体意识很强,不再喜欢父母对他们过分地照顾,而愿意和老师、同学相处,喜欢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和从事活动。所以成人应适时给与他们鼓励,引导小儿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他们通过学习、劳动及集体活动后,情感不断丰富,同时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下,会产生团结、友爱、互助、上进心等积极情绪,并逐步形成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12至16岁

  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确立自我认同感。青少年期小儿体格发育再次加快,个性基本形成。社交增多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此时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已获得的知识用于社会实际生活中,让自己得到旁人和集体的认同,也就是说需要解决一个角色定位问题。因而常表现出强烈的自立要求和好胜心,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如她们常想脱离家人和家庭模式,极力寻找一个有所属感及地位的团体,不愿受父母过多的干涉等,心理适应能力明显变强,但情绪容易波动。所以。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心爱护及正确引导,对青少年建立优秀品质十分重要,应给与正面教育和鼓励,使他们在有意义的生活中,正确的认识自己。

  艾洛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强调了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外界环境尤其是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对小儿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

  父母态度

  小儿性格

  民主的

  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有思考能力

  过于严厉,常打骂

  顽固、倔强或缺乏自信心

  溺爱

  任性、缺乏独立性、骄傲

  过于保护

  被动、依赖、缺乏社交能力

  父母意见分歧

  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

  支配性

  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