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念详情

"奥运宝宝"集中入学 北京等城市幼升小学位缺口明显

   5月中下旬,各地今年的“幼升小”次第拉开帷幕。适逢“奥运宝宝”集中入学,再加上外来人口子女进入入学高峰,一些城市“幼升小”缺口明显,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愈加凸显。如何纾解生育高峰带给教育资源的持续压力,如何填补缺口、均衡资源,成为教育部门今后一段时间将持续面对的“考题”——

  今年是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集中入学年,一些城市幼升小学位缺口明显。近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小学学位缺口问题确实存在,教育部门正在努力探索各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学位空缺原因何在

  目前,我国正迎来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记者查阅2008年以来的历年统计公报发现,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已从2008年的1608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640万人。随着单独两孩政策放开,新一轮新生儿高峰带给教育资源的压力或将持续数年。

  “大城市适龄入学生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有本地户籍适龄入学儿童,二是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子女,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入学儿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在人口规模日益膨胀的一些大城市,小学学位存在缺口已是客观事实。以深圳为例,据深圳市教育局统计,2012年深圳出生人口比2007年净增7.7万人,预测到2017年,深圳小学学位缺口将达5.2万。

  与人口波动带来的学位压力相比,日渐增长的外来人口带来的入学压力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据北京市教委统计,北京的小学适龄儿童人口从2010年起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13.7万人。今年小学生入学人数预计将达17.6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人左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记者表示,一些大城市存在的幼升小学位缺口,除了“奥运宝宝”的影响外,流动人口的影响或许更大。目前,北京市30%的生源来自流动人口子女,浙江和上海等地要达到40%,个别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要超过50%。

  优质资源争抢加剧

  新生儿入学高峰的来临,不但在数量规模上给教育资源带来直接挑战,更加剧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抢,质量结构、资源布局的调整显得更加迫切。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相对于对学位空缺问题的担心,他们更揪心择校问题。

  刚哄孩子睡了觉,家住北京的果果(化名)妈妈就开始到网上,跟qq群里的家长们交流信息。果果妈妈说,“虽说是就近入学,但家长还是想尽量让孩子能上个片区内的好学校。”

  果果妈妈的话,代表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从户口迁到哪、是否买学区房,到给孩子报超前班、参加培训考试,都成了一场博弈。而政府部门的每一次决策部署,也牵动着他们的心。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北京市教委近日明确提出要采取“增量推进、存量盘活”的方式,把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放在改革首位,既包括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加法”,也有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的“减法”。为了扩大供给,北京市各区县纷纷打造“外引模式”、“本土整合模式”、“跨区合作模式”等,绘制了一张“教育新地图”。

  “择校家长90%最关心学校升学率,却少有人关心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孩子的睡眠时间等。”一位教育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面是名校受到追捧,一面是冷门学校乏人问津。北京市石景山区树仁学校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校长赵生杰告诉记者,该校招生没有门槛,只要报名都可以入学。

  家长择校的背后,也是在择老师。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表示,入学高峰现象需要高度重视。今年北京小学入学人数激增带来一系列压力,最突出的就是师资数量供不应求,专职老师缺口较大。

  对此,储朝晖也认为,由于历史上人口的总数基数大,学生比较多,老师就要多聘一些。随着之后新生儿总数减少,按照定编原则就不能新聘教师。现在新一轮新生儿入学潮出现后,一批老教师达到退休年龄,就形成了教师缺口。

  “从全国范围看,这一现象更加普遍。要解决这一问题,长远看要解决编制不合理问题,要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按各地岗位需求灵活掌握和安排教师人数。”储朝晖说。

  实现资源均衡配置

  为满足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入学需求,2012年,北京市正式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200所中小学校,增加16万个学位。北京市海淀区区长孙文锴表示,今年将首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大学附小及民办学校购买学位,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给适龄儿童提供入学教育的机会。

  储朝晖认为,学位缺口的问题,不能仅仅从数量上来解决,还需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需从教师流动体制上进行改革。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2011年至2012年,全国小学和初中有9%到11%的学生在私立学校上学。也就是说,目前政府财政经费只普及了90%的义务教育学生,只有极少数地方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的经费问题。而私立学校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多数则来自相对贫困家庭。储朝晖认为,即便是政府购买服务,也要考虑财政经费如何进入私立学校,“教育部门应根据公平、公正、高效原则,规范体制机制,给私立学校更多发展空间,并引导进行适度竞争,这样老百姓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熊丙奇认为,无论是利用大班化或新建学校,还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公办校容量,尚属短期救急之策。要根本解决,还需建立人口预测与教育规模结构预调整的制度。“大规模学位缺口问题本不该发生。”熊丙奇指出,教育、计生、公安、财政等各部门之间应形成联动,根据人口变化规律及时科学地对扩大教育资源规模与结构作出调整。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