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江湖”,那么,小学就是他们即将迈入的又一个小社会。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人生又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幼儿园的生活可能更偏重“玩”,主要通过玩耍和游戏进行学习和成长;小学阶段的生活则更偏重“学”,主要通过课堂和练习学习知识和技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才是孩子们真正跨入校园的标志,正式成为学生的起点。如果各方面的准备不充分,就很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心理不适、恐惧和焦躁等情绪。
一般来说,孩子不适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生活方面,比如:对用餐、用厕、饮水等自我管理的不适应和对作息时间的不适应;
2)学习方面,比如:对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和对每天要带好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等规则的不适应;
3)人际关系方面,比如:陌生的教师、同伴,与幼儿园不同的要求以及部分家长不恰当的话语暗示等,都会使孩子对小学老师、新的同伴产生一种距离感,有的甚至会觉得小学老师“挺严厉”,而不太主动亲近老师,影响了孩子建立新的、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因此,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
一、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会引起一些紧张和焦虑等情绪。为减少孩子刚入小学时的陌生感、焦虑感,我们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提前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比如,带孩子到即将就读的小学参观校园和教室等;观察小学生上学、放学、升旗仪式的实景;让孩子认一认即将就读的小学的校名和门牌号……总之,我们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了解小学的校园环境以及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二、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生活中都需要多一份期许,多一些憧憬。当我们给小学描绘一幅美好的画卷,孩子自然就会在心底点燃对小学的渴望和期盼。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就需要互相配合,引导孩子逐渐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向往之情。
孩子在入学前夕,会对上小学产生一种兴奋感。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兴奋心情转化为对小学的渴望与憧憬。我们可以和孩子玩“倒计时”游戏:在挂历或台历上圈出上学日期,每天算算距离上小学的天数。随着时间的日益接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会越来越强烈。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他最喜欢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崭新的书包、漂亮的文具同样可以引发孩子入学的兴趣和愿望。
三、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
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为一名小学生,需要角色意识的大转变。为了尽早唤起孩子的小学生的角色意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称呼孩子“某某同学”,促进他逐渐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可以和孩子玩“上学”的模拟游戏: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小学生,让孩子背着书包模拟小学生上学的情景,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角色内涵;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自豪感,比如称赞孩子:“你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祝贺你!”“你能自己整理书包了,真像个小学生!”等。
四、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
对于孩子来说,进入小学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转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适应难题,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利用一些方法去帮助孩子。要解决一些上学不适应的问题,除了做好前面讲到的几个方面的心理准备之外,学校如果能够安排提前试读活动,将是让孩子体验一次全方位“实战演习”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