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详情

幼升小父母“焦虑症”——再急不能急孩子

  “开学了,又要和孩子过这样的生活了:不谈学习时,母慈儿孝,连搂带抱。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旁人耻笑,让老娘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叮咣就削!我们给孩子的爱,就像是一首歌的歌词——爱恨就在一瞬间!献给所有尽职尽责的精神分裂症的妈妈们,开学了都悠着点削!”

  开学时节,一则关于“急妈”的段子在朋友圈刷屏,令人在忍俊不禁中若有所悟。毫不夸张地说,这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段子正是现实中众多“虎妈”“急妈”的生动写照,很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影子。

  5点起床,一直要学习到23点才能睡觉,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个小时的“小P孩作息时间表”;每周给孩子报5次奥数课、3次语文课、5次英语课、2次足球课等共18次课的“海淀拼娃爹”;花费12万元为孩子报了17个培优班的武汉“着急妈妈”……现实中的“急妈”“急爸”,甚至完全超越了段子里所形容的境界。

  家长之所以如此着急,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而问题在于,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再急也不能罔顾规律,任意胡来。否则,一味焦急,不仅于事无补,恐怕还会出现揠苗助长式的悲剧。著名的“双生子爬台阶实验”,或许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台阶,其中一个孩子在48周大时开始练习,另一个则在53周大时开始,练习在他们满54周时结束。结果出人意料:练习少的宝宝,爬得反而又快又好。何也?格塞尔分析说,48周时练习为时尚早,孩子没做好准备,事倍功半;53周时练习,孩子做好了准备,所以能事半功倍。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

  因此,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伪命题,无非是某些从事“教育产业”的人恫吓家长的口号而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教育是极其个性化的事情,岂可盲目跟风?

  或许,有家长总是担心输了起跑,终点就会落后。如果是一时一事,此言确实不假。但人生是一场长跑,岂能只顾眼前一时之得失?事实上,起跑领先的所谓“优势”通常难以持久。武汉“急妈”曾让5岁的儿子成了幼儿园的“神童”,但升入小学后,儿子的成绩却不断下滑,变得“中不溜”。不仅如此,更值得担忧的是因为在起跑线发力过早、过猛导致后劲乏力“输在终点线”。既然可能“输在终点”,又何必“赢在起点”?

  况且,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还很可能会让孩子输在自己潜在兴趣的起跑线上。试想,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在他们最需要发现并培育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却过早、过度地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旦孩子产生倦怠厌学情绪,怎能不全盘皆输?对此,有人认为“领跑”就是“风光地自杀”,而“输在起跑线”才能找到自己兴趣的起跑线,此言不虚。

  总之,要想让孩子顺利跑完人生这场马拉松,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父母首先要提醒自己“花儿不开,不要硬掰”,彻底医治好自己的“焦虑症”。只有家长“拿得起”,孩子才能“放得下”。再急不能急孩子。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