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让自己的孩子早早握笔写字,做算术,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早成才大有好处,并且可以提高赢在起跑线上的概率。有些幼儿园老师也常常将孩子束缚在椅子上,认为孩子安安静静便于管理。这种催熟式的教育被称为过早的小学化教育,过早小学化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会降低幼儿的大脑功能,因为幼儿时期是“游戏时期”,许多知识是在游戏中学到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的。强迫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板凳学习,实在不利于幼儿脑的发育:因为要求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过长时间集中注意,会降低幼儿大脑的功能。
其次,从心理、生理发育角度看,“注意”这种心理活动,是高度紧张的神经定向反射,当孩子瞪大眼睛凝视老师,倾听老师讲故事时,要消耗一定能量,长时间集中注意会使大脑过度疲劳,枯燥无味地静坐也都消耗能量,这样不仅有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可能造成神经衰弱,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甚至扼杀孩子未来的学习驱动力。
早,指5岁前,即文字敏感期前。早识字与亲子阅读是两码事。就汉字的特殊性来说,识字与阅读也不一定有多大关联。我一向大力支持爸爸妈妈与孩子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尤其是睡前故事,以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
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
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色不同。
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
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上一篇:孩子受欺负还击?忍让?
下一篇:孩子人来疯背后隐藏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