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创意手工详情

儿童钢琴教育中音乐素养的培养-培养音乐审美

  浅谈儿童钢琴教育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本文就目前的钢琴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在儿童钢琴教育中兼顾音乐素养的培养。从教师、家长、教材等各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提高艺术感悟力,形成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钢琴热”在全国各地迅速扩散,中国琴童的数量每年成倍地增长。家长们为了培养未来的“郎朗”、“李云迪”不惜重金聘请名师,各类考级、比赛、音乐会让孩子们应接不暇。以笔者所在的城市福州为例,每个月都会有不下10场的音乐会,吸引了大批琴童和家长,家长们也大多十分遵守音乐会礼仪,穿戴整齐、关闭手机、提早入场……但在演出过程中观众席上的小朋友们表现得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便成了教师在日常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培养音乐审美

  2.1、教师的言传身教

  目前中国的钢琴教师还是大多采用上一辈留传下来的教法,——学生来了就上课,先检查上星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再留新的作业,《拜厄》、《车尔尼599》、《车尔尼849》……这么一本本地学下去。这样的钢琴教学方法是以传授技能为主,教师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弹奏一首首乐曲,忽略了音乐素养上的培养。在孩子心目中,教师有很高的权威性,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尤其善于模仿,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都沿袭了老师的作风,因此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

  2.2、家长的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一套的“行为准则”,而自己却屡屡“犯规”,给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示范。家长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和文化涵养,例如家里的琴房保持整洁外,可以增加一些文化元素,如油画、音乐家塑像等等,给孩子准备大量音乐方面的书籍、CD、杂志,课余时陪孩子一起看书、欣赏音乐。

  2.3、教材的充分利用

  选择的曲目最好有明确的标题和文字性的说明。乐曲中提示性的文字还能帮助孩子分析乐曲的重点、难点以及帮助孩子理解乐曲的体裁、风格、作曲家等。在文字说明、标题这些因素的帮助下,孩子们在学习弹奏曲子时,能将抽象的音乐转换为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和思考。

  选择的曲目应有较强的音乐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曲目,不但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而且能够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材所选取的旋律能否符合孩子的审美需求,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孩子喜欢动物,喜欢大自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模仿动物、描写自然的曲子。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兴趣。

  选择的曲目风格多样。教师在选择曲目上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练习曲、复调、奏鸣曲……这么一套曲子完成下来,一成不变,这对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应该为孩子选择丰富多彩的乐曲,如一些歌剧、交响乐、民歌的改编曲和前奏曲、叙事曲、舞曲等各种音乐体裁,同时尽可能多地接触中西方各国的音乐,以及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的著名作曲家及大师的作品。这样可以使孩子用最短的时间接触到各种体裁、风格的音乐,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提高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

  2.4、环境的耳濡目染

  国内绝大多数的钢琴老师都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这就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上台表演”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考级、比赛、艺术节以及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帮助他们精心准备表演曲目,让孩子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无形中提高了学琴的兴趣。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