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这份迟到的爱还给孩子。”昨天,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展示推广活动上,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校园集体舞起初存在争议,但海淀区三年来的试点证明校园集体舞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其独特价值,明年起,北京中小学将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
集体舞亮相
遭遇“早恋质疑”
2007年9月1日,教育部向全国正式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共分为7个舞蹈,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然而形式新颖、设计活泼的校园集体舞一亮相便招来众多争议,其中不少学生家长担心集体舞将引发学生早恋。
据了解,推出时备受关注的校园集体舞在具体运作时的确不容乐观。在外地部分省市,校园集体舞“火”了一年便在多数学校消停下来。在北京,考虑到作为新生事物的校园集体舞面临的非议和质疑,市教委三年前便委托海淀区进行试点。
青春期教育
“护航”校园集体舞
“三年来,借助校园集体舞,我们引导每个学生舞动起来,健康起来。”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凤华介绍,自2007年海淀区中小学推广校园集体舞后,全区超过500人次的老师参加培训,保证每所学校都有老师接受培训。同时,发掘校园集体舞“内容新、形式新、动作新”的特点,引导中小学生跳集体舞的兴趣。
据悉,针对校园集体舞可能引发早恋的担心,海淀区在开展校园集体舞的同时推进青春期健康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异性,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另外,有关文明礼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礼仪常识讲座等也进入海淀区中小学校的课堂。
校园集体舞
将入围学生艺术节
谈及校园集体舞试点的效果,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王军动情地说,当集体舞跳起时,你会看到一群阳光健康的少年出现在校园当中,“场面非常感人”。
王军如此评价校园集体舞的价值: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个人素养;有利于多个学科和教育内容的融入,如同时结合体育、艺术教育、德育等内容。
据介绍,明年起,全市中小学将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1月份起,本市将启动校园集体舞的师资培训。而在明年的市级学生艺术节上,校园集体舞也将首次正式入围展演项目。
记者观察:
校园集体舞
利于培养生存能力
昨天下午,伴随活泼的音乐节奏,万泉小学曙光校区千余名小学生迈着轻快的舞步,两两一组,动作优雅。“校园集体舞挺有意思,我们很喜欢。”现场的一些小学生说,跳集体舞还能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现场观摩的一位艺术教育专家的感慨令人印象深刻:他所参观过的美国中学基本上都开设舞蹈课,主要是交谊舞。一位美国中学校长这样看待舞蹈课的价值——“交谊舞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和能力,他们将来可以用正常的眼光与行为和异性接触。这是生存能力的一部分。”
部分城区中小学负责人曾坦言,场地和时间将成为集体舞推广的最大难题。昨天记者看到,充分利用操场周边、教学楼前的场地,全校学生便可以“同场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