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创意手工详情

幼儿怎样入门钢琴

  学琴,特别能够锻炼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作为钢琴的入门学习,老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

  提到钢琴,我们往往联想到“高雅”,联想到一首首旋律流畅的钢琴曲,但提到“学”钢琴,许多人不敢恭维。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用两个比喻来形容学琴和弹琴:弹琴就像在车间里干活,是一项既艰苦,又枯燥、乏味、苦闷的工作;但学琴又像是拍电影,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事情,然而拍电影的过程又是极度乏味甚至痛苦的。

  儿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来得容易去得快”,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尤其对玩感兴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厌了。那么,怎样让幼小的孩子对钢琴发生兴趣,有一个很好的入门呢?在执教钢琴兴趣课的过程中,有一些经验体会,发现在欣赏、练习和成就感的培养中,能让孩子很有兴趣的投入。

  一、在美妙的欣赏天地中,诱发幼儿倾听钢琴曲的兴趣。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年龄虽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这么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钢琴曲。通过老师的弹奏,并且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欣赏、倾听,悠扬的钢琴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享受起来。“钢琴是一种非常具有灵性的乐器,你怎样对它,它便怎样待你,你用什么洋的方法去演奏它,它便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回报你。”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看到老师弹琴或欣赏钢琴曲时的投入,自然也很注意模仿。

  二、在指法的训练上,对幼儿的要求要严格。

  孩子们从未接触过钢琴,看到老师用手弹琴,潜意识里以为只要用手指触键让钢琴发出声音便是“弹”琴。可当他们真正开始接触指法训练时,却感到“弹”钢琴原来这么难。当孩子产生这种情绪时,老师千万不能着急,弹琴本来就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在指法的训练上一定要严格,这是弹琴的关键所在。初学的孩子,在单个音阶的弹奏上,可尝试运用 “转移”法,举例说明:练习右手1指弹奏中央C,先保持好手型,手臂带动手腕自然抬起,自然落下,1指触键,这时,其余的手指因为保持不好容易翘起,这时老师可在旁边数数“一…二…三…四…”让幼儿注意力转移到数数上,同时让幼儿其余四指放松。这样的练习对初学钢琴的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当他熟练了这种练习后,可以自己数数,但要提醒孩子,数数是为了其余手指的放松,而不单纯是数,手臂的自然起落非常重要,这样的力度幼儿较难把握,但是,一旦掌握了动作要领,便成为很轻松的事情。初学的幼儿还比较容易出现屈指现象,这是必须要纠正的,绝对不能养成习惯,若不及时纠正,很容易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

  三、对幼儿成就感的培养

  “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调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人们再次去获得成功。 ”孩子学习钢琴也是同样的道理。

  枯燥的指法练习对年龄尚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来说,确实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兴趣,这时就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钢琴练习曲,因为孩子学钢琴就是为了能像老师或钢琴家那样弹奏动听的乐曲,所以,一旦他学会了一首练习曲,他会感到自己也能“弹钢琴”了,会从心理上有一种满足感,即成就感。老师在此时就要鼓励和表扬孩子,受到激励的孩子信心也会由此建立起来。约翰·汤普森的《简易钢琴教程》中就给幼儿提供了从易到难的钢琴练习曲,随着幼儿技能的提高,幼儿也相应学会了许多不同节奏形式的练习曲。老师在教孩子练习曲的同时,也是渗透指法训练的好机会,让孩子掌握好手型以及正确的弹奏方法,将枯燥的练习变的不再枯燥,孩子也很容易接受。

  另外,在成就感的培养上,老师的配合也非常有益于孩子练琴,如果孩子练习的是单手弹奏,老师可以给孩子配上和弦,和孩子一起弹奏,这样,也容易让孩子注意练习曲的节奏,同时能够初步感受和弦。有的练习曲配有歌词,如果老师能给孩子伴唱,孩子的积极性肯定很高。孩子学习到一定程度,给他们编排一个简单的“四手联弹”,也很容易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