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创意手工详情

你了解儿童学习音乐的负重心理吗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习乐器的儿童是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同时又是在缺少愉快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崩溃,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

  我们知道,学习音乐对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意志力大有裨益,同时对培养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社会大力提倡这种美育培养教育手段,但同时我们又必须要用科学态度及方法来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并找出其自身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一)对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

  准确分析儿童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掌握儿童学习规律的最好方法。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7岁的儿童,只是具有了刚刚摆脱了动物意识的原始人意识,他们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识,在这个年龄段,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完整的、没有矛盾的,因此,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问题,而是以直接同一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他们还分不很清楚主体与客体、质与量、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关系。

  所以,儿童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缺少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虽然音乐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的确是理性居多,这因为技巧的训练是建立在理论上的。所以儿童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音乐理论与技能时却表现得较为被动。另外,由于儿童的心理自我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认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及老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儿童心理的成长及任何一个目标的确立,不是靠直接经验来实现的,而基本上市靠老师、家长、社会等间接经验来应到来完成的,是被动的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自己有了判断能力,他就会更正过去人们“赋予”他的被动选择。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采用具有儿童心理特点的趣味性、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也要抓住他们的特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教学体制问题

  目前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西方音乐的教学体系,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内涵体现得不多。由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的研究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没有把音乐与文化进行一体化的研究,因而产生了理性与感性隔离的现象。这样就会片面地强调了“音”本体的因素,过多地强调了技能的训练,而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会使人产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断反复又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承重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倦感。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中度过的,这种教学体制的模式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们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的是同样的教学模式。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怎么理解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 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 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 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教师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培养幼儿记忆力有什么方法?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 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 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 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
  •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和引导 有什么作用?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 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 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有什么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在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时,就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遇到问题就会哭闹,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幼教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1、自理能力强。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穿衣、洗漱、吃饭,中大班的幼儿还要自己 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这些 工作在家中很可能是由长辈帮助他们做的,因此全托的幼儿他们的自 理能力很强。
  •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如何在家教孩子英语呢?不花钱用爱的行动
    1、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果家里夫妻俩喜欢英语,而且也会说,不妨每天进行一些生活上简单的英语对话,英语短语经常说出来,让孩子从小感受,而且还能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家里暖暖的爱。
  •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什么是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幼小衔接究竟怎么做?
    第一,数学幼小衔接需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层次来制定学习目标,切记揠苗助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 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 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组织均建议: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随后,坚持“母乳+辅食”的喂养方式,至孩子两岁或更长。有一些研究表示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肺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更低。而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孩子,成年后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