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活动是指用现成的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出或贴出具有浮雕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让幼儿在学习粘与贴的手工技法过程中,了解并能运用点状(线状、面状)材料、毛笔、胶水等工具材料来进行创作。
首先,要准备所要粘贴的画面形象。在选择画面形象时,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幼儿喜欢的形象,以此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在创作画面形象时,年龄越大的幼儿自己创作的分量应该越多;在选择画面形象时,还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如动作不够灵活、手眼不够协调等。因此在创作和选择画面形象时,画面轮廓线要比较简单,不宜有太多的细小凸凹,且形象的数量不宜太多,以利于幼儿手的操作。
其次,进行粘贴材料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材料,同时,在一次粘贴活动中不宜呈现太多的材料,否则幼儿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材料的翻找上,从而影响完成作品的进程。如果需要采用树叶、瓜子、花瓣等自然材料进行粘贴,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幼儿尽量利用自然物的自然之美;为了达到更好的美观效果,在粘贴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形象材料的颜色与底纸颜色之间的搭配。通常来说,材料的颜色与底纸的颜色应该成对比,这样才能起到突出画面形象的作用。例如,材料的颜色若为浅色,则底纸的颜色最好选择深色;材料的颜色若为彩色。则底纸的颜色最好选择无色彩。
再次,要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相应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质以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如胶水和毛笔的配合使用、双面胶的使用、粘贴牢固的方法等。在涂抹胶水时,教师可以事先在胶水中加入少许较淡的颜色,使幼儿在涂抹时能够看清哪些地方已经涂抹过胶水;如果需要涂抹胶水的面积较大,那么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边涂边贴,否则还未来得及粘贴的部位胶水易干,不容易粘贴。另外,在粘贴好后,可以用一张旧报纸覆盖在作品上,用手有顺序地、由上到下地轻轻按压,以达到粘贴牢固的效果。
最后,在粘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例如粘贴剂不能乱抹,要擦在指定的抹布或者卷纸上,粘贴的工具要及时收拾整理并有序地摆放,剩余的材料分类归放:有用的放在相应的位置,没有用处的扔到垃圾篓内。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教师可给予适度的帮助。
上一篇:如何指导幼儿的《泥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