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定位详情

不想循规蹈矩上班的年轻人,都在整什么花活儿

元宇宙筑造师、 中古新玩家、秉公冲浪人……近期,一个有关新职业的性格测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简单几道题便能测出适合自己的“灵魂职业”,不少人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新职业人格。

“厌倦了敲代码和做PPT,呆腻了会议室和格子间,苟在互联网大厂的你或许只是找错了工作,原来这才是我的潜在职业技能”,大家在分享时表达出了对这些新职业的兴趣和向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尝试走进这些新职业。我们也好奇,在年轻人普遍拥有新工作观的当下,职业有多少新的可能性?我们普通人也能接近的新职业场景有哪些?

#01 每6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开始尝试“新职业”

知乎上有个问题:毕业非得去实习吗?有哪些新的自由职业推荐?

问题下,题主解释道: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做一些重复的工作上,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符合年轻人生活习惯的,也能赚到钱的,甚至可以当作长期职业规划的事儿。这则提问不到2个月就收获了95万浏览量,成为年轻人工作观的一个切面。

在父母的眼中,一份好工作可能是医生、教师,是去体制内找“铁饭碗”,是去大公司。但在创造力和想象力迸发的时代,不少年轻人的求职思路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想循规蹈矩,而是把目光投注于市场上的新职业。

尽管大多数人没有把新职业作为事业发展,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少年轻人对新兴职业向往,甚至跃跃欲试。

根据DT财经此前的调研,在18-35岁青年中有近6成人表示,尽管还没付诸行动,但是愿意尝试新职业;每6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已经通过兼职或全职的方式,迈出了探索新职业的第一步。

新职业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跟大家近年来工作观发生变化有关。

一方面是更多人希望在传统工作之外有新的收入来源,拥有可以“搞钱”的副业。

微博上有一个流行的词叫做“副业刚需”,意思是对于当代人来说,搞副业赚钱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许多工作稳定的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规划副业,在不用上班的时间里化身直播间主播、短视频创作者、云健身教练等角色,利用第二职业将爱好成功“变现”。

小刘(化名)就曾兼职做过短视频平台的短剧剪辑:“本身很喜欢看微短剧,节奏快、爽点密集,正好自己有剪辑的手艺,在家就可以兼职赚钱。”

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不希望占据人生1/3黄金时光的工作只是机械地打工换钱,会努力探索通过工作拓宽自己的可能性,在工作里实现热爱。

DT财经的调研显示,当被问到新职业有什么吸,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符合兴趣爱好”(78%)、“自由不受限制”(40%)和“价值认同”(25%)。

打开短视频APP,你能看到大量的KOL、素人,从美妆到健身,从舞蹈到配音领域,许多人最初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开始录制视频,“首先是好玩,然后是搞钱”。

#02 短视频是年轻人从事新职业的热门领域

除了就业观念的转变,这代人之所以有这么多新职业选择,也在于新技术和新需求,为这些好玩的职业提供了诞生的环境。

移动互联网和5G等新技术创造了线上化的新生活方式。比如,过去人们无法想象在家就能体验周游世界,后来出现了旅游博主直播代玩;以前人们不相信足不出户也能验货、下单、收货,直到有了可以远程查看商品细节的直播电商。

与此同时,疫情的不确定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大家更加珍惜和欣赏生命中的美好。即便出行受到限制,也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更高质量的人生体验。大家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线上线下的交互体验,这背后的新职业也得到发展。

而短视频领域,是近年来在新技术和新需求推动下“入侵”大最深广的领域,因而也诞生了最多的新职业。

Quest 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短视频已超越即时通讯,成为占据人们网络时间最长的行业。

200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中,作者居伊·德波就提出观点“世界已经被拍摄”,他认为我们正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许多人的生活都通过短视频这一媒介处于“观看”与“被观看”的状态中。

以快手为例,每天有超过3亿用户在快手分享和围观彼此的生活。有挖掘机司机分享实操技巧,引来老铁们在线学习;有新手父母晒出孩子成长,粉丝们一起在线云吸娃;也有人记录歌声和舞蹈,在创作中治愈别人,同时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人生体验,透过短视频的窗口被看到。我们的每一次分享,也被远方的陌生人接收。

人们在各种直播、微短剧、围观他人的生活中放松心情,在轻松氛围里消费,获得知识、陪伴、精神抚慰和连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直接带动了与此相关的新职业:短视频剧本创作者、互联网营销师、营销达人、带货达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播业态招聘需求猛增。根据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直播业态招聘需求同比增速达到103.7%,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是96.5%,而今年同期的传统电子商务行业的招聘需求增速只有5.8%。

#03 如今有哪些短视频领域的新职业正在流行

短视频霸占了年轻人的手机屏,成为这个时代最触手可得的快乐。不少年轻人希望钻进屏幕里去创造价值,向短视频行业发出求职信号。

据智联招聘《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Z世代年轻人最感兴趣的新职业中,与短视频相关的“视频博主”和“电商主播”排名第一和第三。其中,超过3成年轻人希望成为视频博主,每5个年轻人就有1个想尝试做电商主播。

《2021短视频直播斜杠职场人图鉴报告》显示,2020年,74%的创作者曾在快手短视频平台获得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学院课题组在《短视频平台促进就业与创造社会价值研究报告》究了快手的主播构成,发现他们大多为线上兼职型就业,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录制、分享视频或进行直播,从而获得额外收入。

我们以快手作为参考,整理了短视频领域诞生的新职业类型。

短视频领域新职业中,有许多是围绕短视频内容生态而出现的新演艺人士。

比如新兴的微短剧就带动了一条新职业链条:短剧演员、短剧创作者、短剧拍摄、剪辑、宣发……以短剧创作者为例,截至2022年2月,快手短剧创作者规模同比增长89.5%,数量突破10万。短剧压缩了冗杂的故事情节,在几分钟内完成剧情的开始、高潮、落幕,打中了年轻人追求高甜高爽的观看需求。

还有很多传统领域,被短视频改变了工作方式,因而诞生了一些新职业。比如手艺传承、新农业、政务宣传等领域,在短视频时代创新传承推广方式;而二手交易、招聘、宠物美容等原本属于线下的行业,如今也跟内容和数据紧密结合,更多人通过短视频学习新的交易模式。

快手上有一位50多岁的皮影戏手艺人魏宗富。在接触短视频之前,他见证过皮影戏的辉煌与落寞,也因招不到徒弟而感到无奈。直到自己演出的视频在快手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喝彩,魏宗富开始主动玩起快手。仅一年时间,魏宗富就获得了15万元的收入,还遇到了很多对皮影感兴趣的“上门 徒弟”。目前,魏宗富主要通过线下演出+线上直播的方式获得营收。

此外,也有一些职业,在平台独特的社区关系之下,形成特定职业圈层间的连接。

2020年初,卡车司机纪录片《颠簸货运路》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映,节目走访了30余名卡车司机,其中有7成会使用快手。据近期快手发布的《卡车司机行业图鉴》,在快手上,卡车相关的视频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卡车司机有了另一个身份——公路vlogger。天南地北的卡友们,通过互联网认识彼此,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圈子。这些“公路上的游牧部落”,也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改变了传统的跑。

写在最后

我们正处于一个景观社会中,人们喜欢观看,无论是围观微短剧等“想象中的生活”,还是别人“现实中的生活”,都希望能获得情绪慰藉、产生连接,人们也需要被他人看到,通过分享自己的技能、手艺、爱好、生活方式,获得价值认同。

这是新职业对于普通人有吸引力、并让一大波人都参与进来的重要原因。而短视频平台上的新职业,或许是距离普通人最近、也是最令人有实感的。

作者 | 金花鼠 

编辑 | 张晨阳、唐也钦 

设计 | 戚桐珲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