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千年文化遗产的生命复苏

4月28日10时,山东德州,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天津静海区,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此前,北运河水和天津本地水已汇合。“南来北往”运河水,在三岔河口同天津本地水融为一体,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贯通!

,

一脉活水贯通南北,流淌千年的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生命复苏。沟通海、黄、淮、长、钱塘五大水系,过去流淌了2 500多年,贯通了多个朝代的南北交通命脉,如今纵贯多个地级行政区,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京杭大运河的生命活力,对两岸普通百姓生活,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意义非凡。

,

“这次补水涉及41个县级行政单元,4 100多万人,过去好多河段要么没水要么断断续续,生态环境也不优美。为老百姓提供普惠的、最基本的生态服务,是我们水利工作者追求的价值和目标。给老百姓提供优美的河、流动的河、有水的河、安全的河、幸福的河,提供这样的生态产品,最终实现人水和谐,传承发扬历史文化,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为民初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这样告诉记者。

,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指示批示精神,水利部同京津冀鲁四省市政府扛牢政治责任,共同拟定方案,建立协作机制,明确补水5.15亿立方米,置换沿线约60万亩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

4月14日,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基础上,岳城水库开闸,潘庄引黄渠首加大流量,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正式启动。截至4月27日,多方水源已累计向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26 362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51%。

,

这次补水行动“主战场”在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参与补水水源构成多、补水线路长、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水利部和京津冀鲁四省市政府凝聚共识,密切合作,共襄盛举。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是参与补水的关键性工程,浩荡长江水经由山东东平湖北送,至聊城市位山闸进入运河,截至4月27日,已向运河补水7 58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集团编制水量水质监测、工程管护巡查等工作方案以及疫情防控、应急调度等专业预案,安排4个小组分段开展工程巡查管护,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根据东平湖水位、沿线河道水文水质状况及地方供水接纳能力,及时优化工程调度,逐河段落实调控措施,确保精准调水。“目前,工程运行总体安全平稳,相关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保持在Ⅲ类。”工程相关负责人说。

,

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在山东省境内补水长度超100公里,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及时增加穿黄河出(东平)湖闸流量,分时段逐步加大流量,控制水位平稳运行,确保按照调度指令向天津市和河北省调水。

,

“我们在保障防洪安全及正常供水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扩大供水范围,提高覆盖面积,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改善大运河河道水系资源条件。”东线山东干线公司董事长瞿潇说。

,

山东近年来投资100多亿元全力治污,投入90多亿元实施东平湖区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搬迁63个村庄,安置6.3万名群众,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保障一渠清水北送。

,

水流出鲁入冀。河北提前谋划引调水工作,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向天津供水;及时通知补水沿线沧州市做好准备;投资71亿元,实施北运河香河段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16.7公里;投资6 300万元对南运河144公里主槽实施清淤疏浚,改善河道通水条件;持续开展大运河“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理整治,今年年初以来,清理大运河河道“四乱”问题46个。

,

长江水从东线北延工程注入,黄河水从山东德州潘庄引黄渠首一路北上,加入向南运河补水的“队伍”。

,

截至4月27日,潘庄引黄工程累计补水2 329万立方米。德州市水利局统筹补水和春灌用水需求,2月25日提前启动潘庄灌区引黄供水,并将水源提前蓄存在河渠沟塘,保障春灌高峰期用水需求;组织10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全面检查供水沿线100多座涵闸,最大程度减少跑、漏、堵,降低引水沿途水量损耗;清理整治92公里引黄干渠及近40公里的内河河道;34名基层管护员每天开展巡渠堵漏及安全检查,监测人员24小时值守,保障供水安全。

,

在京津冀地区,海河流域水系接过向运河补水的“接力棒”。

,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是本次补水的重点河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控制性枢纽。截至4月27日,岳城水库向运河累计补水6 249万立方米。汩汩清水从漳河流向卫运河、南运河,成为置换当地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

,

河北紧跟补水行动进展,全面落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各级河长湖长作用;加密巡查管护和水量监管,严格落实方案要求的生态水量指标、输水时段,建立水量、流量动态调度机制,充分利用已有水文站点,动态监测补水水量、水质,全面评估河道补水、水面恢复等情况;严格值班值守,对重要工程部位实行专人看管,防止出现跑水、漏水、无序引水等情况。除向运河相关河段补水之外,岳城水库还为卫千干渠、隋唐运河等河道补水。

,

“河里的水大呀,我们浇地方便多了!之前用井水浇地,8亩地得用两三天,今年用河里的水,半天儿就浇完了!”家住河北省故城县卫千干渠附近的村民隋超玲说。

,

目前,南运河、北运河天津段河道水量充足,水质良好。这与天津市统筹多水源实施补水密不可分。今年年初至今,天津统筹利用市域范围内上游来水、引江引滦外调水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持续为市区内南运河、北运河等河段补水。

,

天津还实施2022年健康大运河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运河及周边水域漂浮物、堤岸垃圾、旱厕以及违法捕捞、非法放生、非法排污等问题,加密对大运河天津段主要河道的水质、水量监测,强化河道巡查,继续加强与京冀上游水务部门联系,适时开启九宣闸,加大对南运河补水。

,

北京市域内通惠河和北运河常年有水。作为海河流域重要工程,密云水库正通过京密引水渠、温榆河向下游北运河补水,截至4月27日,密云水库累计向运河补水2 449万立方米。近1年来,密云水库持续向下游开展生态补水,目前补水总量超12亿立方米,丰沛的水源流入各级河道,为本次补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2021年,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实现旅游通航,今年北京将加快提升河湖空间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杨洼船闸工程是关键节点工程,目前已完成整体工程量的70%。预计5月底完成航道带水调试,6月具备通航条件。

,

运河有水了!在沿线各地,补水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天津,2 221万立方米运河水灌溉着4.8万亩农田;在河北,2 044万立方米运河水流向10.2万亩耕地,滋润着衡水湖,水鸟飞舞,岸绿景美……古老的运河正逐步复苏,沿线生态也随之逐步改善。补水仍在进行,预计到5月底结束时,相对2021年同期,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道有水河长增加约112公里,水面面积增加约9.5平方公里。

,

千古运河通命脉,一渠流水颂史诗。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实现了活态遗产的生命流动。这一还原河流生命本色的创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实践,是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表达,是新时代水利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恢弘乐章。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