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红十字会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创新推进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争取政策支持,建设培训阵地,创新服务手段,严密组织实施,严格师资管理,不断提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质量和培训普及率,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
,推动政策出台争取支持
,淮北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工作推动政策出台,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红十字会在全社会开展普及应急救护培训主体作用,市委《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将“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公务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淮北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加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列入其中,这些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少,办公用房面积小,没有专门救护培训场地。市红十字会不等不靠,与有需求的单位合作,先后在淮北卫校、市交通安全学校、妇幼活动中心、社区等建立10多个应急救护培训实训基地,布点连线,既解决了布点问题,又连线成片,辐射学生、驾驶人员、家政人员、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一举数得。同时,积极争取总会项目支持,2020年底,建成淮北市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馆内打造了红十字运动、应急救护、地震安全、消防安全、溺水救护、交通安全、家庭安全等七大功能板块,建馆后接待大中小学生、社区群众超过4000人次,举办救护知识讲座20多场,成为广大群众、学生体验学习应急安全知识的综合性宣教体验平台。
,严格师资管理提升能力
,市红十字会建立应急救护师资人才库和师资档案,每个师资授课时长一月一统计,授课时长和学员对授课师资的评价作为年终评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完成教学时长的师资进行注册管理和教学跟踪,定期组织师资开展培训和实操授课评比,切实提高了师资教学能力,保证师资队伍稳定性。
,比学赶帮超,注重发挥王志远等骨干师资的“孵化器”作用,通过以老代新、经验交流、课件共享等措施,结合师资工作性质,建成5个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团队和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辅助队伍,分别对应学校、社区、农村、企业、社会人群等开展救护培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均衡开展。
,教学相长,由救护员组成的淮北代表队两次获得全省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第三名,有3名队员入选安徽代表队参加全国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获得个人心肺复苏第一名,大量的教学实践也提升了师资的综合能力,不少师资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所在单位对红十字会工作也越来越支持。目前,淮北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队伍人数超过50人,其中不少是医务工作者或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
,创新方式扩大培训范围
,按照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的要求,注重拓展高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发挥大学生群体接受意识强、学习知识快、辐射作用广等优势,先后在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北卫校等十余所高校组织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培训20余场,培训大学生救护员6000多人。市红十字会还在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基础上,变“五进”为“六进”,积极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军营,在基干民兵、专武干部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
,在培训实践中,市红十字会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拓展培训新渠道,由 “单一性、坐着等待”向“多样化、送课上门”的培训方式转变,采取上门服务、联合办班,零星报名、集中培训等方式,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救护培训理论学习线上模式,通过教学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将最实用的急救方法和技术,传播给广大群众。同时,在培训安排上突出行业特点,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岗位需求,在心肺复苏等通用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基础上,分别进行触电、中毒、烧伤、溺水、中暑以及家庭常见慢性疾病等急救知识培训,持续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累计普及培训超过20万人次、救护员培训超过20000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