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煤铁之乡”之称的山西晋城,将铁玩出了新花样。生铁融化、木板击打,“打铁花”的壮美堪比烟花。
,每逢春节,独特的打铁花表演总是会绽放出异样的光彩,让这座城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年味儿。
,日复一日做精心准备
,打铁花是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工匠师傅们将融化的铁水拍打到空中,便形成了状如烟花的扇形金色火花。
,“打铁花要选择一个较高且空旷的位置,这样既可以保证观赏效果,又能防止失火。”打铁花技艺传承人付定才说。
,山西省晋城市大阳古镇的打铁花表演也因此选在了景区入口的城楼上。
,登上城楼,只见城墙边依次摆着六个小火炉,后方则放置了一个大的化铁炉。在这次表演中,六个人负责打铁花,三个人负责将化铁炉熔化的铁水运送到各处的小火炉中。
, ,用来熔化生铁的化铁炉。
,虽然打铁花是在晚上进行的,但是付定才他们下午就得提前去做准备。
,“每次打完铁花后,化铁炉就不能用了,需要第二天重新修砌。”付定才说,“修砌的时候,要先将前一天的废渣丢掉,再将耐火材料矸粉调成泥,把炉子内壁涂抹光滑。接下来将炉子重新组装好,把进风口修好,并将炉子烤干。最后放入炭和生铁,就可以开始熔化铁水了。”
,万众瞩目的铁花表演
,夜幕降临,城楼下的老百姓开始聚集,原本空旷的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打铁花表演也开始了。
, ,广场上开始聚集起观众。
,只见师傅开启风箱,将小火炉的火吹得更旺,使其达到能够暂时保存铁水的温度。等铁水运送过来后,师傅双手戴着防火隔热的手套,一只手拿着矸粉做的勺子去舀铁水,另一只手拿着蘸了水的木板,将铁水抛到空中后,再用木板一拍,铁水便四处飞溅开来,形成了高达十几米的宛如烟花般灿烂的金色火花。
, ,工匠师傅正在打铁花。
,每个小火炉边都放着一只水桶。每打一次铁花,木板就要重新蘸一次水,防止因为干燥而被灼热的铁水烧出洞来。每次打铁花时,一些零散的铁花还会散落到师傅的周围,因此现场也准备了几件防火服,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很少有师傅会穿防火服。“大家都很熟练,也习惯了,有把握不会烫到自己。”一位师傅说。
, ,铁水击打起的铁花状如烟花。
,技艺与技术一起进步
,不过,这样的把握也是因熟能生巧而来的。
,“刚开始打铁花的时候肯定会被烫到,搞不好就会烫一身,腿脚都会遭殃。因此要总结经验,除了注意打法外,还要注意风向等外界因素,经验多了才能避免出状况。”付定才说,“除此之外,铁热了之后,也不能见水见湿,否则沸腾的水就会带着铁水一起飞溅到周围人的身上。”
,付定才从20多岁起就开始打铁花,如今已经70岁了。“那个时候我在一家综合制造厂工作,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帮忙打铁花。厂里的设备和原材料都很齐全,我们车间的五六个人几乎‘承包’了单位的打铁花节目。”
,“打铁花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熔化铁水。”付定才说,“只有坩埚设备好,且铁水温度达到1400—1500摄氏度时,铁水才能化好,打出来的铁花才能飞溅似烟花,很好看。”
,除此之外,打铁花工具的进步也直接影响到铁花的呈现效果。
,“那个时候设备不够发达,用的勺子只有手指肚那么大,用钳子夹着舀起铁水,打出来的铁花密度小,扇形面积也小。现在改进工具后,勺子变大了,打出的铁花更加宏大、好看。”付定才说。
, ,工具改进后用来盛舀铁水的矸粉勺子。
,骨子里的技艺传承
,对于付定才来说,打铁花这门技艺是不用专门学的。
,“我们老一辈的人都会打铁花。”付定才说,“山西晋城是煤铁之乡,我们在这儿土生土长,20多岁就下煤矿挖煤,高炉炼铁的时候又都去铁厂里炼铁,这些活儿都能干得了。打铁花这个手艺看看就会了,我们这儿的人生下来就有这个细胞。”
,“每年春节打铁花是一种习俗。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人家打铁花,我就跑出去看。”付定才说,“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哪儿都能去,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有。老百姓物质条件不好,生活也比较单调,所以每次打铁花都能吸引很多人来看。”
, ,打铁花技艺传承人付定才正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
,现在的付定才已不再需要下煤矿挖煤、进工厂炼铁。对煤铁文化了如指掌的他,如今在大阳古镇的古法制铁馆里,负责文化习俗讲解工作。每年春节,他都会跟几个拥有同样经验的师傅一起,为老百姓表演打铁花。
,“事实上,过去的旧习俗有很多,但是只有打铁花传承下来了。”付定才说,“这个东西是断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