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风好正是扬帆时 奋楫逐浪向未来丨写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发布一周年之际

7月12日,是《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一周年。一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地方政府持续加码推进5G应用发展,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落地,使得5G网络覆盖日渐完善,用户数屡创新高,5G应用“扬帆”远航,规模化应用成果不断涌现。

,

在疫情持续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我国5G建设和应用的持续深入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加速融入实体经济,以融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稳投资、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

5G规模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年来,5G为传统产业赋能、赋智、赋值,有力驱动管理理念、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业、能源、交通、港口、矿山等多个行业,5G的行业应用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迈向“从1到N”的规模落地。例如,去年5月,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在山西召开,5G基于低时延、广连接特性,远程控制采煤机运行,将采煤人员从危险、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实时监测顶板离层、巷道锚杆等应力状态,降低火、水、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事故发生率。去年7月,全国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现场会在广东召开,在妈湾港5G智慧港口,工人坐在办公大楼里就能远程操控吊车,从单人单台操控,转换为单人同时操控多台;比亚迪部署5G+AI等13个应用,实现精益化生产和柔性制造,生产效率提升25%;鹏城变电站5G智慧电网,充分利用5G+无人机等技术实现自动化巡检,大幅提升效率和安全水平。位于南京的中兴通讯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利用5G技术实现了工厂园区无人化安防及巡检、自动驾驶等业务,并将5G应用到机器视觉检测、工艺数字孪生、AR(增强现实)远程维修与指导等环节。

,

5G规模化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蓬勃发展。一年来,5G的新特性、新能力为各项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规模应用进一步提供了可能,不断催生出诸多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5G应用破冰绽放,5G云转播带来赛事报道新体验、在时速350公里的冬奥列车上进行5G超高清直播、5G+智慧急救车快速转运救治……5G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有效融合,为北京冬奥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同时,北京冬奥会使用4K/8K国际公用信号进行制作和转播,打通了8K全链路技术链条,依托5G网络,实现了毫秒级低时延多视角切换、4K画质的360度自由视角、8K VR超高清直播等创新观赛体验,为观众带来超高清视觉盛宴。此外,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快速增长。

,

5G规模化应用普惠民生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一年来,5G网络的广泛覆盖,推动社会治理的感知触角广泛延伸、深度下沉,让数据“出谋划策”,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能力。例如,疫情期间,各地、各企业积极利用5G技术推出远程诊疗、智能医护机器人、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2021年,工信部联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针对医疗、教育两大民生领域大力推进5G应用试点,自试点实施以来,我国5G+医疗健康应用快速发展,逐步渗透到肿瘤、眼科、口腔等专业科室,5G远程放疗、远程血液透析等新场景不断涌现,百姓获得感持续提升;围绕“教、考、评、校、管”等教育领域重点环节,积极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教育标杆应用,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数字经济红利。

,

此外,在建设精品5G、好用5G、开放5G基础上,基础电信企业持续打造安全5G,做好5G应用风险防范。一方面,实施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发挥自身“网络+安全”优势,确保网络建设、平台运营、业务推广与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提供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遵循应时、应地、应需、应场景四原则,打造智慧港口、智能电网、智能出行等5G安全应用样板,防范网络、数据、应用、设备、控制风险,确保5G安全可靠。

,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既构成了我国5G发展的优势,也对5G的网络能力、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抓住并用好5G规模化应用关键期,奋力固本强基、开拓应用边界,让5G更好赋能实体经济,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书写壮丽篇章。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