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线上销售仍存“打擦边球”现象——中秋节月饼市场体验与见闻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月饼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等进行销售的数量占比已超过30%。由于线上销售形式花样繁多,销售行为透明度较低,部分“天价”月饼在电商平台“悄然而生”。

,

近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月饼”,搜索出的多数盒装月饼单价在89元至399元的区间内,包括北京稻香村、杏花楼、义利、五芳斋等品牌。不过,当记者以“价格降序”的方式搜索关键词“月饼礼盒”,结果显示最高售价为499元的月饼款式较多,数量达100多个。此外,多款月饼打着“高档”“定制”等概念,平均单个月饼的售价超过60元,有的甚至超过100元。

,

除了在概念上做文章,部分线上月饼礼盒内除了月饼,还加入红酒、茶叶、巧克力、钥匙扣等商品。

,

其实,此类变相提价行为已被明令禁止。8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规定,不得通过拆分订单、虚增商品数量等方式,虚标商品售价或者变相提高价格;不得实施或者变相实施搭售、混合销售;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等。

,

“这说明目前仍有月饼企业在‘打擦边球’,相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多部门联合出台《公告》,对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但也要及时查处和整治不合规的销售行为。

,

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对此类行为进一步作出回应:对各方反映较为集中的线上商户将月饼与红酒等商品混合销售、标价499元附加600元运费变相提价等问题,已督促有关电商平台进行整改;将线上销售作为重点监管领域,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典型案件将予以曝光。

,

在强力监管下,各电商平台已开始主动进行自查自纠。“我们对包装方面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产品,不采购、不上线、促整改。此外,还协同法务部门、平台治理部门,由专人定期对入驻开放平台的商家进行巡检,发现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产品,立即作下架处理。”京东超市休食水饮部总经理王晓军说。淘宝天猫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会从严进行管控,加强对商家的宣传引导。不久前,天猫食品线召集头部月饼商家约700家再次重申相关规定,引导商家规范定价。

,

“今年中秋月饼供应预售期更长,销售渠道更多元,线上销售比例进一步扩大。”日前,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以下简称《发展趋势》)指出,今年线上月饼品类更加丰富、口味更加多样,广式、苏式、京式月饼产品仍将占主要地位,但主打地方特色、新奇口味、国潮时尚和营养健康理念的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

《发展趋势》指出,月饼包装形式将以简约适度、多口味产品组合的礼盒装为主,彰显个性、结合特色、形状各异、设计感强、IP联名等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包装及产品仍将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

据了解,为了引导消费者低碳过节、绿色消费,天猫电商联合星巴克、奈雪的茶、五芳斋等9家品牌,推出简单包装的礼盒,将甘蔗渣、咖啡渣、麦秸秆等材料用于月饼外包装。

,

“月饼的生产门槛并不高,大多数品牌通常只负责研发和推广,生产则是委托第三方。而在中秋节期间销售月饼,更多的是享受中秋节带来的营销效应,另外也是为了打造生活方式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当前消费者会更加关注月饼的口味和品质,开始关注创新产品,比如中西融合的独特口味。不过,当前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所谓的创新时,仅关注消费者尝鲜兴趣,对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关注太少。“未来消费者会更加关注月饼的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享受和口味上的享受,奢华的包装,或者简单粗暴把高端食材放进月饼的做法终究会被抛弃。月饼最终会回归月饼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赖阳说。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