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盛大召开 氢冶金开启钢铁行业低碳绿色未来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冶金是氢能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能源冶炼重要路径之一,是助力钢铁工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

日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会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在滑雪胜地冬奥之城崇礼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及钢铁企业200余名代表与会。

,

技术开发得到空前政策支持

,

我国钢铁产量已连续26年雄踞世界第一。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工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钢铁工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孙旭亮为大会致辞时指出:“氢冶金技术的开发推广,是当前低碳发展、能源变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也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出路。”

,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氢冶金技术的开发利用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力度。

,

3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应用,开展以氢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

,

“今年初,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力争到2025年,氢冶金、低碳冶金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介绍道。

,

此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发布了我国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近中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氢基直接还原技术、富氢碳循环高炉技术等。

,

是实现“双碳”目标出路之一

,

氢冶金作为钢铁工业的一种突破性生产工艺,对钢铁行业尽早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张龙强介绍,根据《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中描述的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氢冶金的贡献度约占9%。

,

“以氢代碳”是当前低碳发展、能源变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也是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这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共识。

,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加大氢能源开发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焦炉煤气“自重整”制氢,生产高品质的直接还原铁;中国宝武八钢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第三阶段工业化试验开启,进入了全氧、煤气自循环的新阶段;蒂森克虏伯杜伊斯堡9#高炉喷吹氢气试验正稳步推进;山西晋南钢铁1860m2高炉分别开展了喷吹焦炉煤气和纯氢的工业化试验;中晋冶金公司以焦炉煤气为还原剂的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工艺项目,已于2021年6月份试产成功。同时,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冶京诚、中冶赛迪等高校院所积极推动氢冶金科技研发,BHP(必和必拓)、宝马集团等上下游企业也密切关注氢冶金相关技术进展……

,

立足氢冶金技术的突破性优势,会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津洋为代表的来自科研院所、钢铁企业、上下游企业及高校的多位专家分别就氢能关键工艺技术发展、氢能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内容作了精彩报告。

,

标准化带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

,

标准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姜维指出,联合工作组的成立是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推行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标准化”“完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健全跨领域工作机制”这一要求的生动诠释,这种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的协同推进,将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综合效能,实践上先行一步,不断开辟“双碳”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

会上,姜维宣读了工作组成立批文,为工作组顾问干勇院士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颁发证书,并为工作组组长、副组长、秘书长颁发证书。他进一步指出,联合工作组的成立作为落实《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促进产业耦合发展”的重点工作,对构筑全球化钢铁产业生态圈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

“当前,急产业发展之所急,急技术创新之所急,先遴选出一批成熟的、有标志性的项目,尽早立项。同时,做好体系规划,尽快构建并不断优化氢冶金标准体系。”孙旭亮建议联合工作组加快标准制定,规范行业行为。

,

张龙强也介绍,下一步,联合工作组将进一步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及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有力促进我国氢冶金技术进步,助力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责任编辑:甘霖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