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毕业生就业“供需痛点”如何纾解

,

日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交通工程系的学生在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焊接车间顶岗实习。该校与省内外3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资料图片)

,

在网上刷招聘需求,往各企业邮箱海投简历,四处赶场面试……不少受访毕业生感叹,疫情之下的就业季,想找到一个专业对口且薪酬满意的工作殊为不易。

,

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叠加疫情影响、就业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就业形势格外严峻。高校应如何对症下药,精准化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帮助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

现象:高校和企业供需存矛盾

,

“一些毕业生找工作时容易出现粗浅、盲目选择,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身能力和岗位需求不匹配,会频繁更换工作,这对自身的发展不利,对企业的伤害也比较大。”在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春悦看来,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薪酬保障和职业成长空间缺乏足够了解,而用人单位在短暂的考察时间内也无法全面了解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

毕业生找好工作不易,企业发愁招人难。供需“两张皮”症结的背后指向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院长叶显发看来,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方,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导方面;高校是大学生就业的供给方,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尤为困难的群体,一方面一些企业对新建本科院校缺乏足够了解;另一方面则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清晰,有些院校并不是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导致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了解企业需求、实现供需对接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这其中有许多体制机制亟待理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尧表示,一些高校存在就业部门与学生工作部、教务部、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部等部门协调联动力度不够,就业工作对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招生计划安排的关联性不够突出等问题。

,

对策:深入推进校企密切合作

,

破解毕业生就业供需不畅难题,关键在于密切校企合作,在这方面亟待一个更强更有力的抓手。

,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充分发挥高校书记、校(院)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全员深度参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

,

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走进产业园区为毕业生“带岗”已成为校领导们的自觉行动,近两年来,书记、校长已累计带队走访企业183家。福建莆田学院也坚持“一把手”带队联系走访用人单位,学校和各学院主要领导带头走访218家企事业单位,以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

,

“高校要经常走访企业,深化供需对接,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需求。重点要找准双方合作切入点,建立日常联系互访机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仕俊说。

,

高校“走出去”联系企业,如何找准双方合作切入点?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就业处处长王茂胜表示,一要“显格局”。高校领导访企拓岗的企业要重点突出行业格局,凸显到访企业的带动作用。二要“抓实效”。高校领导访企拓岗要与本校毕业生需求相结合,争取能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要“重统筹”。高校领导要加强访企拓岗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的统筹,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

,

建议: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

“高等教育的共性矛盾之一是大学与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认识的差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表示,要克服这个矛盾,学校应该瞄准产教协同育人,围绕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需求反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统一。

,

高校办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产业的需要对齐,是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对此,熊丙奇认为,我国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应该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结合办学实践,吴敏认为,学校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和平台。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和案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持续开发符合最新岗位技术需要的课程资源,将真实工程案例、真实工作过程、真实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另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联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请相关企业每年直接派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团队驻校承担专业方向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定期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

针对毕业生离校后的发展情况,熊丙奇进一步提出,高校还应重视了解企业(雇主)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跟踪发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作为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同时,把校友作为重要的办学资源,通过校友加深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提高办学质量。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