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样本

9月16日,北京市工商联发布2021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榜单延续了去年的“1+4”组成:“1”,是指民营企业百强;“4”,是指科技创新百强、文化产业百强、社会责任百强、中小企业百强。

,

从榜单设置看,榜单高度契合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彰显了北京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的坚定和自觉。

,

榜单,记录的是企业一连串的名字,承载的是北京市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据了解,今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的入围门槛为36.71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总额为3.79万亿元,同比增长23.0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8月《财富》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较上一年度,总营业收入下降了5%、上榜门槛下降了5.5%、净利润总和的降幅更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局部反弹,北京民企百强核心指标不降反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这与北京市认真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和扩大生产是密不可分的。

,

衡量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指标支撑。在今年民企百强申报指标设置方面,北京市工商联一方面坚持固化首善标准、社会形象等传统指标,同时又优化调整了衡量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成长性等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更加精准。评价指标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榜单品质,而且对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发挥了“风向标”“指南针”作用。

,

科技创新百强榜单尤为亮眼。从经济指标看,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纳税贡献、研发投入等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进入榜单的,既有百度、京东等“巨无霸”大型民企,也有一批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其中,68%的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企业,73%的企业分布在高精尖领域,44%的企业主导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产品,一些科技民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主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北京市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汇聚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政策,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结果。

,

数字化转型加速是北京文化产业百强的一个突出特点。数据显示,文化产业百强中数字文化企业数量占比超过70%,资产规模达到2334.81亿元,占比92.5%。2020年1月,北京市开始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体育融合发展,规模以上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收入占文化产业收入比重连续三年达50%以上,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已蔚为大观。

,

中小企业发展显示出强劲态势。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百强榜单中,有91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利润总额增长接近60%,绝大多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精尖产业。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作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民营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能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承担社会责任状况,体现了企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社会责任百强榜单反映着企业的价值观与文化建设。这次社会责任百强榜单中的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和光彩事业,积极参与定点帮扶、公益慈善,在促进共同富裕中主动作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和代表。

,

这次发布的5个榜单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共为一体的。比如,民企百强榜单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同时也分布在科技创新百强榜单中,社会责任榜单中相当比例的企业来自其他4个榜单,这种同一企业分布在多个榜单的现象,反映了新时代民营企业更加重视品质塑造、品位提升。

,

北京民企百强发布四年来,在引领民营经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发布的民企百强,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样本,广大民营企业要向上榜企业学习,坚持首善、追求卓越、勇于革新、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向上榜企业负责人学习,珍惜社会形象、自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