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兴趣特长详情

研学旅行,不能游而不学

  上月,长沙不少幼儿园小朋友和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了秋季研学旅行活动。然而,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这次活动给了“差评”,认为学校变相强制孩子参加,少数研学旅行活动存在价格高、质量低的问题。近日,市教育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应。专家指出,研学旅行不能游而不学,要真正能达到学游并重、以游助学的目的。

  家长:学生“被自愿”参加,对质量存疑

  10月底,南雅中学初一某班家长反映,根据研学通知,家长们要交458元,让孩子到浏阳梅田湖实践基地参加两天一晚的“学问在农忙,秋日话耕桑”主题活动。通知里还提到,如果不参加的话就会影响学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打分。家长们交钱时发现,收款方账户并非是学校,而是一个民间教育机构。家长们反映,活动的主要内容也不全是什么“秋收、夯土、泅渡、渔猎”,就是一次纯粹的秋游活动。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学校虽然没有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但不去的学生被区别对待。“孩子回家说,如果不去,就要在家写作业而且作业量较大,去的孩子就不用做这个作业。让孩子二选一,他当然选研学旅行,何况一两百元也确实不算多。”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市民张明(化名)近日反映,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于11月12日去浔龙河研学旅行,收取了195元/人的费用,中午不提供午餐。“我对此收费存疑,学校收取该费用是否合理?”张明说。

  市民雷先生的孩子到某农家乐参加研学活动,交了238元,孩子却没有吃饱饭。“他们出发前,被告知有祭孔和蹴鞠活动。回来后,孩子说没有这些活动,也没有吃好。”雷先生认为,学生的研学活动应规划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适合小孩的活动。

  教育部门:不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458元的研学旅行,不去就影响学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打分,这是否合理?“梅田湖实践基地入围了第二批研学实践基地(营地),负责承接南雅中学初一年级的机构也入围了承办机构推荐目录,且学校采取竞价形式进行了招标。据调查,此次研学,初一年级有7名学生因故向年级提交了请假申请,未参加此次活动。年级组和班主任老师对相应同学和家长,就研学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必要说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复南雅中学家长时称,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活动精彩、收获颇丰”,参与学生的家长对活动安排也表示高度认可。

  浔龙河研学旅行活动195元/人,却连中餐都没有,是何原因?天心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是入围湖南省及长沙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创建目录的基地,收费195元/人包括往返车辆、导游、园区教练、保险、园区主题体验项目等。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线路、价格、活动项目等已经过审核备案,所有类似活动均不含中餐。

  “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家长和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参与或是不参与,并非强制一定要参加。研学会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果不参与这一项研学活动,确实是拿不到这一项的学分,但是学生可以参加别的活动再去拿到相应的学分。”市教育局工作人员邓琼说。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没有体验到开始约定的项目,这是学校和研学基地的责任。如果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发现项目和方案有差异,学校应该及时和研学基地进行沟通,再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廖学文介绍,研学旅行活动之前,学校要到市教育局备案,备案之后再开展;活动完成后,市教育局会对研学基地进行复评,学校和学生也会对活动进行评价。

  观点:研学旅行,应脱去华而不实的“外衣”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长沙市教育局曾联合11个部门下发《关于推进长沙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认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部分家长看来,有些研学旅行“只游不学”,就是一次由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而已,与家长带孩子出去玩没啥区别。相关教育专家认为,研学旅行,应脱去华而不实的“外衣”,避免“只游不学”现象。首先要抓好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制定研学旅行基地标准、研学实践课程标准、研学实践指导老师标准,让研学旅行真正达到教育效果;其次,主管部门应对研学旅行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学校受利益驱使,与旅行社形成利益同盟,应淘汰过于商业化的“游而不学”项目;另外,要健全经费筹措机制,要有研学旅行专项财政补助,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如何防止研学旅行活动质量低下、无吸引力?“除了应做好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健全安全保障措施外,还应当建立和完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学生参与研学的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评价反思,促进研学旅行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专家梁烜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 实习生 唐莉)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