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兴趣特长详情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如何走入日常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校园大课间无非就是比比画画的课间操。

  几十年过去了,大课间有没有新创意?在教育部日前举行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集中研讨活动上,人们见识了更多融入了地域特色、充满活力的大课间,比如:赣韵操、太极扇、青春太极拳……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不再觉得枯燥,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不仅仅是课间操,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元旦、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为契机,“传承的力量”在八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上,将一系列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串成雅丽的篇章,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文化故事。那么,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如何走入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使传承鲜活?

  疑问 只是一阵子热,慢慢就不热了

  破解 以创新凝聚新生力量

  “传承的力量”春节篇称得上“校园春晚”。从东北平原到齐鲁大地,穿越山川河流,途径黄淮,西上云贵,南到两广,剪纸、京剧、书法、花鼓……汇集红红火火的春节万象,述说热闹喜庆的九州故事。

  龙云辉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花鼓传承人。他认识到: “自然村寨的传承力量不断减弱,而城市街道又难以组织,学校学生集中、易于组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只是一阵子热后,慢慢地就不热了。”目睹花鼓舞进入校园的热闹、沉寂、步入正轨,龙云辉体会,在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中,不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做到,一个民族文化区域内支持几所学校重点传承就可以了。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要有多样性,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地域特色。

  龙云辉参加了松桃职校苗族花鼓进校园活动。创新,是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花鼓舞改编成了花鼓操,每年开展花鼓操比赛,课间操跳花鼓操,人人会跳花鼓操,“千人花鼓操”成为学校一张名片。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门河小学在广泛开展跳绳运动的同时,将街舞、武术等元素予以糅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广东省广州市华阳小学将武术特色融入“大课间”成了学校的常规活动,不同年级呈现不同的内容,把诗歌朗诵与武术融合,继续在坚持中传承。

  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推广中,还存在着体育师资少、培训周期长、场地不足、标准缺失等问题。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王雷表示,今后要大力支持和指导相关项目中心和协会开发传统体育项目的青少年学生培训课程体系,研制相关技能等级标准,吸引青少年学生参与传统体育项目锻炼。

  疑问 增强体力的方式是八段锦还是跆拳道

  破解 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融入当代

  “增强体力的方式是八段锦还是跆拳道,日常欣赏的是京剧还是歌剧,我们画的线条是中国人的轮廓还是西方人的轮廓。”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抛出这个问题。

  一方面学生体质健康呈现的运动不足、体质不强、眼睛不亮、体重不减的“四不”现象;另一方面来自安全的“紧箍咒”让学校体育教育无法大力开展。

  一边远渡重洋,回国学习武术;另一边又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只好学起跆拳道。

  文化的传承一个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节日是承载传统文化最鲜活也最有效、最润物无声的文化传统工程。

  王登峰表示,这一项工作不能硬贴上去,要跟我们学科、学术、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这样一种方式体现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的力量。

  坚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是给学生多几个活动、多学几项技能那么简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路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

  疑问 文化创新与教育如何同频共振

  破解 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教育孩子根植家国基因,助梦孩子成长?

  “在‘传承的力量’这个项目的引领下,我们做好基础,让学生真的去熟悉、理解和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市史家小学校长王欢表示,这是我们的使命。

  王欢介绍,第一是真学。在体育课程里,设置一些特色课程,构建健康工程,推进全体学生在体格、性格、品格“三格”教育当中真正学习到传统教育精神。第二是真思。比如健美操与戏剧结合,强调健身、健心、健美结合,真正体现成长理念。第三是真知。比如将武术作为体育的必修课程,让孩子在认真操练过程中知道中华传统价值内涵、目的。

  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并重,加强传统文化体育、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变封闭型训练为开放型锻炼,是不少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的。

  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具有黑山县特色的民乐、剪纸、驴皮影、葫芦雕和体育传统项目太极拳、武术、空竹等活动已经走入学校大课间或者音乐美术课,让民族乐器、二人转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乐器走进音乐课。

  校园春晚的表演者中,有一群特别活跃的孩子们,他们来自山西省太原市聋人学校,用手语表达了对“葫芦烙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除了葫芦烙画,学校还引入了刻瓷、陶艺、结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增加了日后自主创业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体育课的改革,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变革。”仲呈祥说,我们要培养一批超越功利、懂得审美、具有高远境界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是我们做“传承的力量”的目的所在。(本报记者 靳晓燕)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