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志愿详情

高考填报志愿:院校与专业要综合权衡

  科学填报高考志愿,历来是考生顺利进入理想高校的关键一步。填报志愿时,究竟是侧重选学校还是侧重选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颇为犹豫的一个问题。考生报志愿要综合权衡院校与专业,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是基本原则。

  “只要是某某大学,任何专业都行”或“只要学某某专业,什么大学都可以”,成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选择。丰台区招生考试中心高招办主任张峰认为,这两种思路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但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要从考生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考生意见。

  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后感觉所学专业枯燥,提不起兴趣,甚至是对大学的环境不适应而自动退学的事情。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志愿的合理填报对于每名考生日后顺利入学就读的重要性。

  侧重选高校:关注三要点

  对于侧重选报高校的考生,张峰认为有三个要点需要提醒考生注意。一是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选定要报考的学校属于哪个批次,缩小选择范围,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应层次内的高校加以选择。二是要正确处理层次交叉的情况。如果考生报考本科一批的学校有希望,但是报考本科二批会更有把握,就应该把层次重点放在本科二批,结合前几年高校录取情况来选择这个层次中自己满意的高校。当然,本科一批院校也应该填上,不要空着,只要不一味追求“名牌大学”、“热门大学”即可。三是要了解高校的具体情况。考生要了解高校的办学水平、硬件设施、校风校规、地理位置及地域文化差异等。

  侧重选专业:考虑三因素

  侧重选报专业的考生需要注意三个因素。首先,热门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平衡。考生要了解与专业对口职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少考生不了解社会需求状况,将某些就业难的专业视为好专业,扎堆儿报名。当然,专业的供求状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其次,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也不一样。这主要是学校的师资、办学历史及相应的社会认可度所致。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和大公司在选择毕业生时,习惯圈定学校范围,因为他们更注重毕业生的受教育环境和综合素质,而把专业置于其次。在实际选择志愿时,考生要全面考虑,综合权衡。最后,选专业要强调兴趣。考生选报志愿时,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往往会盲目选择,或者由家长、老师代为选择。而家长、老师主要考虑就业和录取因素,对考生的性格、兴趣重视不够,致使考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

  院校与专业:综合权衡

  总之,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在确保录取的大前提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和所在地域,专业特点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身体状况,学费和上大学期间的其他费用家庭能否承担,以及继续深造或就业的前景等。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将高校与专业两者对立起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个人及社会发展趋势,如此来确定是侧重选高校还是侧重选专业。“为上大学而上大学”或“为学专业而学专业”,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考生和家长在最终敲定志愿时,一定要综合权衡这两方面因素,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慎重地做出选择。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