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志愿详情

如何挑选好大学——中国108所最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

  2015年高考在即,能够考上一本,上个好大学,是无数考生和家长的愿望。那么,在考分上线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选择志愿学校呢?本文将针对高考考生的需求,对中国100多所好大学进行一个系统的划分和介绍,帮助考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进入主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社会上判断好大学的两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凭借口碑选择学校

  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因为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公认的顶级大学,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具备超凡脱俗的实力,所谓的口碑实际上是来自于部分人群的更熟悉和更了解。人们由于自身经历和生活中接受到的一些零散的信息,对有些大学比较熟悉以及产生了一些或好或坏的印象,而对另外99%的学校则是完全陌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即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也都会受限于个人的经历和视野,很难对大部分学校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依靠口碑推荐的方式来选择学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很高。

  误区二:凭借985、211等学校身份来选择大学

  中国实行的是相对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便于管理和经费投入,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给大学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是否具备某种身份,实际上就成为判断大学层次的标志。比如,高考招生时的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就是一种学校身份上的区分。而对于100多所一本院校,身份标签的种类就更多,比如是不是副部级、是不是设有研究生院、是不是有自主招生权,等等。

  在种种身份中,最为社会所熟知的当数“211工程”学校和“985工程”学校,以至于现在211和985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好大学的代名词。客观地看,政府设置的这些身份标签具有很高的门槛,大学并不能轻易取得,因此有这些身份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的好大学。

  然而,从学生报考的角度看,凭借学校身份来选择大学也有问题:首先,是否给予某些学校某种身份往往并不以办学水平为唯一标准,国家还会考虑政治、民族、国防、地域平衡等其他因素,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这两个工程所支持的学校都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批产生的。“211工程”从1995年开始实施,2009年青海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入选最后一批;“985工程”从1999年开始实施,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入选最后一批。这些最后一批入选学校的办学水平一定高于其他非211和非985的学校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从国家的角度看,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报考显然不需要顾及这些方面,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学校身份来选择大学,否则一方面有可能盲目进入并不好的学校,另一方面有可能错失一些社会公认的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其次,以身份标签为标准的分层方法太粗略,同时具备某些身份的学校数量往往较多,针对性不够强,比如112所211学校中,有39所是985学校,一方面学生面对的学校数量过多,另一方面同样是985学校,或者同样是211学校,同样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标准

  既不能迷信口碑,也不能依赖学校身份,那么应当怎样对大学进行区分呢?从高中毕业生报考的角度看,主要有两项标准。

  第一项标准是大学录取新生的高考平均成绩。目前中国大学录取学生的基本模式是学生填报志愿,然后由学校在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中按照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一所大学录取分数越高,能满足录取条件的学生比例就越低,说明在全国考生心目中这所大学就越好。因此新生的高考平均成绩是大学声誉特别是人才培养声誉的客观反映,是择校时需要参考的最重要的指标。“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人才培养排名”对中国所有本科层次大学在各省市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进行了计算汇总,得到了中国大学录取新生的高考平均成绩排名,可以作为鉴别大学的依据。

  第二项标准是大学的综合实力。好大学不仅培养本科生,而且培养研究生,此外还承担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高的认可度,因此也是择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排名是一种直观地比较大学综合实力的手段,目前发布中国大学排名的单位有不少,这里我们选择“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作为参照。“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的指标体系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项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十余项精心选择的关键办学指标,排名结果客观呈现了数百所中国大学在综合实力上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大学的另一项依据。

  尽管排名给出了每所学校的精确的位次信息,但是从考生报考大学的角度看,无需过分在意具体名次之间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会更有参考价值。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将中国的好大学按照高考平均成绩排名和综合排名两项标准,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旗舰大学、名牌大学、甲档大学、乙档大学、丙档大学,其中甲、乙、丙三档大学又各自分为综合型和特色型2类,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