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业研究者,我一直以来想给年轻的朋友谈一谈中国的综合大学。如果从学理上说,综合大学是最正宗的大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学”这一名称最初来源就是指综合大学而言,至今大学的英文名称“university”的拉丁词根“universe”就是“宇宙”的意思,其中就蕴含了无所不包、涉猎所有学问的意思。如果查一下英汉词典就可以发现,“university”首先是指综合大学,其次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换言之,只研究某一门学问的单科性大学都不能称为“大学”,只能称作“学院”。
在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大学都在致力于走综合化的道路,因为走综合化才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才能开辟新的发展思路。所以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留下的单科性的大学已经不多了,大多大学都已经实现了多学科化,只有少数专业性非常强的大学仍然坚持在专门化发展路线,但它们也在尽可能建立其他学科。我们知道的比较专门的大学如音乐学院、戏剧学院、美术学院和部分中医学院等,尽管它们的专业性非常强,也在努力地从多学科方面吸收营养,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兰州大学等一大批“985工程”大学都是传统综合大学的代表,他们普遍以文理学科见长。而且这些大学也在努力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综合,如普遍建立了医学院,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材料科学和生物医药科学,建立了软件学院,还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这表明他们已经从传统的文理综合走向全方位的大综合。
此外,最接近综合大学的带有专业性的大学是师范大学。在我国,因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需要,师范大学仍然是独立建制。而由于中小学师资需要比较全面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所以这些大学设置的学科也比较齐全,研究实力相对较强,在许多学科领域,如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工程”大学可以作为师范类大学的代表。
另一类综合程度比较高的大学是多科性大学。这些大学一般都具有某一学科方面的突出优势,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又发展了一些相关学科,形成了学科互补的发展趋势,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互补性的发展策略,表现出很突出的特色优势,在一些学科方面颇具有竞争力。如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它们都具有理工学科方面的突出优势,在走向综合化过程中,它们的管理学科普遍具有突出的优势,一些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也颇具竞争力。
一个不得不提的特点是,综合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普遍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全面素质。可以说,课外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有利的平台。
所以,在综合大学里学习,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学术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熏陶容易使学生成为一个热情而具有理智、知识面宽广而具有机智、富有专业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