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志愿详情

高考志愿选择 客观定位是关键

  考生对自己、对高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是志愿选择成功的关键。而客观定位正是困扰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难题。在此,笔者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

  一、了解政策,理解关键概念

  有人说填报志愿就是“撞大运”,这说法不太确切,“大运”蕴藏在实力与认真准备之中,正所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事前的各方面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政策就是必须准备的内容之一。

  高校招生考试的政策很多,考生和家长重点要了解和掌握填报志愿、录取等环节的政策规定,尤其是以下几组关键词一定要理解,弄清规则:

  1.志愿设置与录取体制

  2.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

  3.录取批次与志愿顺序

  4.控制线与提档线

  5.志愿优先与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

  6.专业调剂与专业级差

  二、掌握信息,获取准确资料

  填报志愿信息包括:全市报名与计划情况;本人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拟选报高校的情况;近几年市、区成绩分布与大学录取情况等。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准备好四种资料:

  1.考生必读

  2.各大学招生章程

  3.高校招生专业目录

  4.近三年高校录取统计资料

  考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要权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

  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各大学网站、开放日

  北京考试报

  教育面对面高招直播咨询节目

  另外,东城区考试中心网站向区内考生提供了15种填报志愿参考资料,其中包括近三年全市及本区高考录取相关资料,同时开通了《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参考系统》,供考生查询近三年东城区考生本科实际录取情况,可供考生选报志愿时参考。

  三、客观分析,正确定位

  1.定位自己

  依据高中三年成绩,特别是高三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等几次大考成绩、校排名、区排名,分析出自己在全区考生中的位置,这叫基本定位,要客观准确。

  考生定位时不要只看绝对分数,要根据模拟考试分数与模拟批次参考线之间的分差以及排名情况综合考虑,要留有余地(考虑加分影响、发挥程度等)。

  由于命题思路、考试环境、考生考试心态、评分标准及尺度的掌握等都不同,模拟考试成绩与高考结果是不一样的。绝大多数考生每次考试的结果在排名上都有变化,所以模拟考试成绩只能是高考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考生定位要综合考虑,才会相对准确。

  2.定位大学

  ①看近三年的情况

  依据:《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各大学在全市及本区的提档及录取信息。

  ②根据全市各批次控制线及各大学录取分数分布,从资料中找出某所大学在所在录取批次中的位置(高中低)。考生要注意每年考试院高招办规定的各批次录取控制线。考生看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不要只看最高或最低的分数段,重点看人数较集中的分数段。

  ③找规律,看趋势

  考生要对资料中提供的三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看学校近三年在本市招生的提档线与当年本市同批次分数控制线之间的分差及其变化范围,从中找出规律。如有的学校招生一年热、一年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小年情况;有的专业逐年升温,而有的专业又是多年处在低温处。多几个参照点,对志愿选择的准确性把握会更大。

  3.切忌盲目套用

  考生不要直接拿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对号入座”。《录取分数分布统计》是过去时的录取统计,考生主要看某所大学在这一批次中的位置。考生要用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和院校(专业)在这一批次中的相对位置来找近似值参考选择志愿。考生位置略高出学校位置,才有可能被学校录取。

  四、把握好“风险”与“保守”的度

  考生往往把握不好定位,经常过高估计自己,认为自己的潜力大,临场发挥好,在志愿选择上盲目高攀,一味追求“名牌”、“热门”,结果是高分低录或落选。造成这种志愿填报不当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考试水平不稳定,模拟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差距很大,根据某一次发挥较好的模拟考试成绩填报志愿造成了实际录取院校和一志愿院校之间的落差。二是对志愿填报信息掌握不足,对自己在全市考生中的定位过高。

  考生定位要客观,必须综合考虑,一次偶然的高分并不能代表自身的真实实力。考生不要幻想奇迹的出现,要注重客观现实。量力而行是考生坚实前进、不会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的基础。

  当然,造成高分低录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考生的一志愿填报过于保守,造成最终录取院校与实际考分有较大落差。考前填报志愿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的确有风险。同时顺序志愿录取采用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在录取过程中优先考虑志愿,当考生未能被一志愿学校录取时,将失去分数上的优势。因此,大多数考生不会将最喜欢但是竞争激烈的学校放在一志愿,而是出于稳妥的考虑把不太喜欢但风险较小的学校放在一志愿。如何把握取决于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必须从个人实际出发,慎重把握好“风险”与“保守”的度,选好志愿,特别是选好每批次一志愿,万不可盲目攀高,也不要过于保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北区) 刘景艳)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