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志愿详情

高考志愿填报:选学校还须考生“做主”

  15日,我省网上第一次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省招办提醒广大考生,填报时,各批次第一志愿一定要慎重。而各高校录取时“取舍”和“安排”专业的规则不尽相同,专业填报时要冷热结合。为防止自己的志愿落空,考生还须随之关注志愿征集工作。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仍是主体,家长等意见应为参考。

  首先,填报志愿时,无论哪个批次,第一志愿必慎重。每批次都实行一次性投档,即在批次线上,按院校招生计划的120%内先投第一志愿。一般情况下,第一志愿投完,该批次的多数院校都能完成招生计划,有的录取线大大高于批次线,有的录取线接近批次线,只有录取线等于批次线的少数院校,因未完成招生计划需再投第二志愿。虽第二志愿录取机会小,但也应慎重对待。一般说来,录取二志愿的大都是录取线与批次线相一致的院校。但有的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他们在招生计划中就注明招收一定比例的二志愿考生,因比例较小,其所录取的二志愿考生的分数必然高于一志愿考生(30分-40分左右)。

  其次,专业志愿须合理。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对在投档后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录取哪个专业较为重要。各招生院校录取时“取舍”和“安排”专业的规则不尽相同:①分数优先,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按文化课成绩高低为序排队,然后逐个按考生专业志愿先后顺序录取,如河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按这种规则录取,只要相对高分考生填报了“专业服从”志愿,一般不会无由退档。②志愿优先,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先按考生所报不同的第一专业志愿、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分成不同专业队列,然后在每个专业队列内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序录取。如果某个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不足,将重新按剩余考生第二专业志愿顺序排队、录取。如福建农林大学即采取这种录取方式。按这种规则录取,可能相对高分考生,也可能高出该校录取线10分或20分的考生未被录取,应属正常合理现象。③专业级差,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第二至第五专业志愿)时,其比录取前一个志愿考生需高出一定的分数。如武汉大学规定的专业级差均为1分,则在录取时,对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的考生,在第二专业志愿录取时其文化课成绩应减去1分后再与其他第一志愿考生一起排序参加录取,依次类推。为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冷热合理搭配。特别强调的是对“专业是否服从”志愿的填报尤应慎重,如果填报了专业“不服从”,无论按哪种规则录取,也无论你的分数估得再高,退档的可能性都较大。

  再有,征集志愿莫错过。近几年,为最大限度提高考生志愿尤其是相对高分考生志愿满足率,我省实行了多次网上征集志愿,即在每批次按考生原报志愿录取后,凡剩余计划都及时通过“龙招港”网上公布,凡限定分数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均可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录取的院校中不乏有些知名院校。近两年征集志愿录取院校名单等情况可从“龙招港”中查阅。今年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省招办也将于近日公布,敬请考生及时关注。

  最后,自主填报最重要。高考志愿是考生的志愿并非家长的主张,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处于主体地位。考生志愿须由考生本人填报,家长、亲友、老师仅是参谋助手,应处指导和辅助位置。同时,填报高考志愿没有“权威”,一定靠自己拿主意,别人的意见只能作参考。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