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高考志愿,城市一旦选定,接下来就是报考哪所高校。相信所有高考考生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分数一定的情况下,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我也相信大家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建议:尽量选择好高校,对专业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即“重院校、轻专业”。
在高考志愿咨询的圈子里中,曾经有人跟我激烈辩论过这个问题,他坚决地认为高校比专业重要。在那次辩论中,他问我:为什么高考录取的第一道门槛是学校而不是专业?如果专业重要,那就应该按专业划定录取分数线,而不是按学校划定录取分数线。他的论据充实而有力,让我无从用一句话来反驳。
高考志愿填报,“重院校、轻专业”,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高校与专业之间配比很复杂,不是单纯二选一,所以,我无法用一句话来反驳。但是,完全相信“重院校、轻专业”无疑是错误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什么专业、什么高校、怎样的分数,不同类别专业、不同类别高校、不同分数段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不一样。
一句话说不清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命题说起。
80年代有人这样形容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了就会一步登天,过不去始终是没能跳过龙门的鲤鱼。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绝大多数高考学生都能有学上。
不对,高考依然是独木桥。
高考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类似于古时候的科举(比科举还是容易太多了),目标就是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刷掉绝大部分学生,从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前别说大学,就连大专、中专的数量都非常稀少,所以才叫“大中专毕业生”,分别指代大学本科、高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高考已经不能承担精英选拔的重任,而是被平民化了。所以,现在所谓考大学,只有考入一流院校才算打开进入精英层的大门。大家可以想一想,从20年前就有“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什么时候听说过一流大学学生大批失业?
除了个别奇葩,一流院校的毕业生从来都是挑工作,每年“神”级毕业生甚至可以拿到n多顶级机构offer。这样的毕业生在最上层的高校中每年、每个专业都会出现很多,在中层以下的学校里出现的概率是0。
所以,高考志愿填报“重院校、轻专业”仅对一流大学而言,如果分数都没有,怎么重院校?
对最高层次的高校,确实可以只看高校、忽略专业,比如清华、北大、浙大、南大。如果能上这样的高校,任何专业都可以,就业时看的是院校牌子,不是专业。清华北大也有很多烂专业,最烂的专业分数也都高的惊人,专业烂没关系,学校牌子已经很值钱了。
除了层次最高的几所高校,其他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相信绝大部分考生的分数无法通过一本线,也就不能忽视专业,更不能遵从“重院校、轻专业”的原则。道理很简单,用人单位会统一把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归类为非重点大学,已经不能靠学校牌子区分学生素质优劣了,剩下的就只能是看您能不能来干活了,还重视哪门子院校?
这个时候,不但不能“重高校、轻专业”,反而应该恰恰相反,“轻院校、重专业”。
上一篇:“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