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干货详情

独龙江乡接入大电网,独龙族老乡用上“致富电”啦!

5月11日,

,

“一步跨千年”的独龙族再迎新跨越。

,

南方电网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

,

正式投运。

,

至此,

,

独龙江乡结束了历时8年独立电网的历史,

,

与南方电网主网连通,

,

用上了稳定可靠的电能。

,

点击视频,跟随央视镜头看工程投运报道

,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独龙江接入大电网 告别孤网供电历史》

,

,

△5月11日,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至此,独龙江乡结束了历时8年独立电网的历史,与南方电网主网连通,用上了稳定可靠的电能,图为投产仪式现场。陈波 摄

,

通过这条翻越高黎贡山雪线、

,

最高海拔4000米的“电力天路”,

,

南方五省区大电网

,

“紧握”起独龙江乡独立智能微电网,

,

为接续奋斗乡村振兴的独龙族再添新动能。

,

,

△在茫茫群山之巅架设完成的杆塔线路。张强 摄

,

,

△这就是将独龙江乡孤电网和主网相连的35千伏线路。张强 摄

,

这项联网工程建设有多难?

,

独龙族老乡金荣有一句生动的比喻:

,

“车子进乡,先翻高黎贡山七百弯。

,

这电进乡,走天上的雪山,像独龙江水哗哗

,

点击视频,跟随央视镜头看工程建设过程

,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独龙族乡接入大电网 “手工活”架线呵护绿色生态》

,

大网电要进入独龙秘境极不容易。独龙江乡地处滇缅藏交界处的深山峡谷中,全长52公里的联网线路,85%以上途经高黎贡山原始丛林和高山无人区。

,

作为将独龙江乡与大电网连接的供电线路,电力工人需要翻越雪山穿过无人区,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高黎贡山,架设铁塔和输电线路。

,

同时,还要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绿色环保”是贯穿整个工程的关键词。

,

一组图告诉你

,

这项联网工程建设有多难?

,

,

△2019年4月,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作人员在原始丛林无人区开展线路复测。张强 摄

,

,

△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攀爬陡峭的施工道路。陈波 摄

,

,

△每一次到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现场,都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张强 摄

,

,

△工程大部分基坑为岩石基坑,为保护环境,作业人员使用水磨钻开挖,这样一基基坑,每天最多可下挖30厘米。张强 摄

,

,

△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现场,南方电网云南输变电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架线施工。陈波 摄

,

,

△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35千伏杆塔全部采用220千伏电压等级塔型,平均塔高45米,杆塔最高65米。张强 摄

,

,

△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项目自检现场。张强 摄

,

,

△每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很不容易。张强 摄

,

,

△202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山上临时驻点的帐篷全被积雪压垮,图为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上山查看、清理帐篷积雪。张强 摄

,

,

△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人员踏着厚厚的积雪向山下返回。张强 摄

,

,

△即便大雪封山,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人员依然坚守在工地上。张强 摄

,

,

△2020年12月18日,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子项即将完工,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项目部质检人员登塔开展三级自检工作。张强 摄

,

,

△2021年11月25日,漫天雪花中,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项目经理李文带领项目部质检小组连续奋战在莽莽群山之间。张强 摄

,

,

△2021年11月27日,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队队长韩生国爬到CN24号塔塔位准备登塔自检前,脱下被雪水浸湿的袜子和鞋子,换上备用的鞋袜。张强 摄

,

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对沿线生态的影响,每座铁塔按照220千伏线路标准“提级”建设,均高45米,最高65米,保证全线高塔跨树,雪山路段还安装了覆冰智能在线监测装置。

,

这些措施确保了这条“坚强”线路既能经受住暴雪凝冻和突发泥石流的考验,又能“温柔”跨过重重高山。

,

南方电网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线路项目经理李文形容,“某种时候我们很像在做‘手工活’。

,

,

△2021年5月,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人员正在开展立塔施工。张强 摄

,

,

△2021年11月30日,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人员对最后一个区段导线开展紧线作业。张强 摄

,

,

△2021年11月30日,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公司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施工人员在大雪间隙对最后一个区段导线开展紧线作业。张强 摄

,

独龙江接入大电网

,

工程虽难,却意义重大

,

独龙江接入大电网,

,

不仅让7000多独龙族村民用上稳定的动力电,

,

更将促进独龙江旅游、产业等经济发展。

,

点击视频,跟随央视镜头看独龙江乡的变化

,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独龙江接入大电网 稳定电能促进独龙江乡村振兴》

,

“老县长”高德荣说:“现在家家户户通电通网,我们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一系列的电器,不仅大大改变了原来生火做饭的生活状态,也为我们打通了对外联系的关键命脉、沟通起了民族之间紧密团结的桥梁纽带、加快了独龙江乡融入党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前进步伐,把我们独龙族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

“老县长”高德荣退休后,仍然奋斗在为独龙江、独龙族服务的工作第一线。他亲眼见证了电为独龙江乡带来的变化

,

“如今35千伏联网工程的实现,我们将不再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发电制约,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把独龙江乡村振兴开展好、建设好、巩固好。”

,

,

△独龙江乡政府(朱斌摄于2001年)

,

,

△独龙江乡现状。陈波 摄

,

,

△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独龙江供电所员工服务4000多名独龙族同胞。叶琳 摄

,

10倍供电能力为独龙江乡保驾护航

,

“新建的联网线路送电容量为16000千伏安

,

10倍于原独立电网的供给能力。”

,

独龙江乡供电所所长和善聪介绍,

,

“大手拉小手”联网形成了“双电源”,

,

抗灾害能力更强,供电更稳更足,

,

老乡们再也不用掐着功率用电。

,

“投产前我们做了试运行,

,

全乡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28%。

,

整族脱贫紧接着乡村振兴,

,

 十年来,独龙族老乡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

独龙江乡作为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如今种养殖业场和酒店民宿遍地开花。2021年全乡农村地区生产总值达8113万元,用电需求也随之节节攀升,用电量较2020年增长30%。

,

“大网电就是‘致富电’。”独龙江乡副乡长陈笑告诉记者,乡里今年经济有韧性、发展稳。两大支柱产业,草果、灵芝等特色种养殖业正向农副产品加工延伸,原生态旅游业也趁着淡季加快上马新项目。“大网电来得及时,我们争做乡村振兴示范乡的信心更足。”

,

,

△扎根独龙江32年的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独龙江供电所老师傅王仁山,经常走进村里与当地百姓唠家常了解用电需求。林丹丹 摄

,

,

△生活越来越便利,独龙族纹面女肯国芳露出了如同孩子般天真的笑容。林丹丹 摄

,

独龙江天境酒店总经理张竹坚同样信心满满。他说:“我们是四星级酒店,客房、厨房、洗衣房全部电气化,游客能在优质的旅居环境中体验独龙秘境。”

,

,

△独龙江乡天境酒店负责人张竹坚告诉我们,在酒店可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独龙秘境的美丽风景。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天境酒店负责人张竹坚告诉我们,在酒店可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独龙秘境的美丽风景。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天境酒店负责人张竹坚表示,独龙江接入大电网后有了更为充足稳定的电,他们再也不用为不稳定的电发愁了。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天境酒店客房、厨房、洗衣房全部实现电气化,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独龙江供电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用电需求。林丹丹 摄

,

为了4000名独龙江乡群众

,

用上电、用好电

,

“为了独龙江乡4000多名群众用上电、用好电,我们累计投资2.8亿元,用户户均投入近16万元。”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总经理李庆江告诉记者。

,

这是十年来独龙江电力第三次升级。2012年,全乡真正实现户户通电;两年后,建成了我国唯一采用20千伏的独立智能微电网,支撑全乡脱贫攻坚。

,

“这次联网,让追逐乡村振兴梦的独龙族能与追逐世界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同一个大电网。”李庆江说。

,

我是南网人

,

我为独龙江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

在南方电网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背后

,

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建设者

,

他们筑起了“电力天路”

,

还有一群默默奋战的保供电人员
他们坚守岗位,保障独龙江乡稳定供电

,

,

△这就是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你看到他们了吗?张强 摄

,

,

△看到了他们在高空绽放的笑容。张强 摄

,

,

△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来自南方电网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林丹丹 摄

,

,

△这是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独龙江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们。林丹丹 摄

,

,

△独龙族纹面女和南方电网工作人员一起点赞。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天境酒店负责人为南方电网点赞。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村民为南方电网点赞。林丹丹 摄

,

,

△独龙江乡村民为南方电网点赞。林丹丹 摄

,

,

△这里就是独龙江乡,接入大电网之后,更美更好了。林丹丹 摄

,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青海近12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对农牧民有什么好处?
    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格局,落实落细有组织规模化劳务输出政策举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组织规模化近12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全年目标的47.6%。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增收。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工商联日前印发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各种政策,高校、企业等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出实招真招。
  •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购车容易,但修车却很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四处奔波才能找到汽车故障的源头。
  •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离校未就业别发愁 这些政策支持你
    1、积极促进市场化就业:对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加大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需要,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3、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对于离校后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帮扶,针对就业需求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
  •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山东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就选山东”集中招聘活动
    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5月30日,该厅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质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山东成武县技工学校联合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5月16日,成武县社区矫正对象“百人参训 人人结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县技工学校开班,当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百余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此次培训班局党组高度重视,派专人与县人社局、技工学校沟通协调、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走访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本期培训为期3天,分为中式面点、中式烹调2个班,为确保教学质量,特意邀请县经验丰富讲师现场授课。
  •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出台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为培训机构“立规矩”,为经办部门“明职责”,为培训监管“聚合力”,为技能培训“提质效”,填补地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规章制度空白,确保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惠民。
  •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青年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