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车厢,分享您一首词的同学找到了。”6月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上外附中)的张老师来电说:“就是您吟诵泰州罗浮山的那首。”(见本报6月6日15版)
5月11日晚,我们全家从浦东越江回下榻的宾馆,地铁的乘客几乎都在低头刷手机,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却在捧读大开本纸质的《中国古典诗词二百首》。她说,这是他们外国语学校校编的教材。我便与她聊起古典诗词,并分享了一首今年年初我填的词——《新雁过妆楼·题泰州罗浮山邓汉仪故居遗址》。
这位同学希望互留联系方式,但车到站后,她急忙随人流下了车没能如愿。
回到宾馆,我突发奇想:设法找到这位学生和她所在的学校,问问一所外语特色的学校,到底靠什么吸引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哈哈哈哈,找个地铁crush(被挤散了的人)很艰难啊!……多数没戏。”上海的两位熟人都觉得这一寻找比较困难,“不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的外国语学校有若干所,其余外国语中学也很多”。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谈了优秀文化传承发展问题。这更坚定了我寻找的决心。我也有一定的底气——20年前,我曾寻访到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德国京特博士、丹麦辛德贝格先生、唐山日语翻译颜景和先生的家庭,找到了他们留下的珍贵历史文本、照片,填补了空白。
5月中下旬和6月初,我四管齐下:联系了沪上几位媒体朋友,请他们帮忙;访问了上外附中的网站,给该校写了信。同时,给《中国青年作家报》投了稿——《沪上地铁车厢的邂逅》——借助互联网,有些新闻会传播得很广。我还分别给在京的老同事、在沪轮岗的新同事(作者退休前为中国青年报社驻江苏记者站记者,编者注),讲了此事以及寻访的目的。
我退休12年了,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还是得到了编辑部同事们的认同。
5月29日,上外附中张老师给我回信,说虽未找到那名女生,但从书本等迹象分析,应该就是他们学校的学生,欢迎我们前去采访。编辑部即派在沪轮岗的新同事,于6月2日赴该校采访。6月6日《中国青年作家报》刊载了《沪上地铁车厢的邂逅》一稿,并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布,起码有四五个知名网站转载了。
6月7日,我儿媳知道我在找寻这名上海中学生和她所在的学校后,告诉我,当时她曾抓拍了照片:
“当时觉得画面太有爱了。”儿媳说。她是在上海防控新冠疫情最关键时候,支援沪上抗疫的江苏医护人员。
7日,我再次联系了上外附中张老师。8日,张老师告诉我,是他们学校初二德语班的一位同学。很快这位同学加了我的微信,对我说:“戴爷爷,今天学校老师找到我的时候,我真是太惊喜了。”“(那天的事,我)记得好清楚。”
这位同学手机上的个性签名是:“Den Himmel anschauen(德语‘仰望天空’)”。
9日,同事采写的报道《上海:外国语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中国青年报》见报了,报道几乎占了半个版。
据报道,上外附中是教育部直属学校,杨洁篪、崔天凯等外交家都是该校校友。学生们除掌握英语外,还都辅修一门第二外语。2009年,该校前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带着8名青年语文教师,编写了那本《中国古典诗词二百首》,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清的经典诗词,并作了阐释,供这所7年制学校的学生早读。该校还施行《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研读教学,学生年年在上海中学生古体诗文大赛中获奖。
报道援引该校校长杜越华的话说:“外国语学校要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国际型预备英才,只有民族精神的底子打好了,才能走向世界。一只脚深植在传统文化这块土壤里,另一只脚才能跨得高,走得远。”
报道披露,该校学生的诗词社团相当活跃。一位被芝加哥大学录取的该校同学,正与学长探讨“如何在美国大学讲好中国古体诗词”的问题,计划入学后加入美国大学的诗社,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讲给同学们听。
我准备,在征得上外附中那位同学家长同意后,为她聘一位学习、创作古体诗词的线上顾问,并寄赠一本我著的古体诗词集《听鹂堂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