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家长课堂详情

环省看“双减”|盐城:百行百业家长进课堂,拓展“双减”新思路

【编者按】

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联合少年志学习成长平台从11月22日起联合推出系列报道——“江苏‘双减’在行动•课后服务我有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将走访江苏的13个市,寻访课后服务的“智慧样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课后服务给孩子、家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每周五,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的孩子们都会迎来他们最期待最喜爱的“家长课堂”。医生、警察、工程师、律师、演员等各行各业的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职业故事,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体验。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积极探索,在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之外,还邀请“百行百业家长进课堂”,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助力“双减”工作的持续落实。

罗韵哲的爸爸罗俊

家长课堂表演淮剧让孩子们如痴如醉

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初一(30)班的孩子们享受了一场淮剧的饕餮盛宴。班里罗韵哲的爸爸罗俊是江苏省淮剧团非遗办主任、乐队主奏,他请来了淮剧团的平日饰演花旦和小生的青年演员张泠和刘亚军表演了一段《赵五娘•别家》选段。独特的唱腔,优美的身段,令人如痴如醉。

“我们这节课是希望通过孩子们的体验和参与了解淮剧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到戏曲的表演和唱腔的魅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孩子们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不容易。” 罗俊表示。

初一(30)班郝韵学得有滋有味,颇有几分戏曲天赋。她说:“我对淮剧特别感兴趣,也很新奇,因为平时爷爷奶奶也会听淮剧,也会带着我一起听。”

家长曹君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他结合PPT和视频给孩子们讲述机器的运行。“作为家长,我非常重视这个课堂,也会认真准备。相信通过家长课堂,同学们可以尽早接触社会各行各业,有助于他们设定目标,做好人生规划。”

初一(5)班家长滕琎琎是一家陶艺DIY店铺的老板,她在学校开设了陶艺制作课程。她说:“能够来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我很开心。陶艺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审美素养,我希望能借助这样的机会,让更多孩子们了解陶艺,爱上陶艺,感受快乐。”

家长课堂开拓孩子视野,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梁军

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梁军告诉记者,“双减”之后,学校增加了晚点自习和周六托管,老师的工作时间也增加了。“平常上班,我们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如果要值班的话,老师就要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9点20分才能离校,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把学校角角落落的灯都关了。”

“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多次展开研讨,老师们根据自身特长,自主申报课程,一开始申报了300门特色课程,经过评选、研讨,保留了100门特色课程。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开设特色课程。后来我们探索了‘百行百业家长课程’,每周五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来学校授课,这些有趣有味的课程不仅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同时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深受他们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百行百业家长课程”首先是由各班选出本班的家长来进行授课,经过同学们和老师的推选,一些优秀的家长课程将在全年级进行轮流授课。学校还会给各位家长志愿者颁发聘书。

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立体网络

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校长吴加健

盐城鹿鸣路初级中学校长吴加健表示,学校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双减”后盐城鹿鸣路初中通过文明实践“第二课堂”,邀请家长中的劳模工匠及百行百业精英到校授课,让学生们增进了解职业内涵,通过课程、引领孩子多方面了解社会,培育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感,并在互相交流中增进友谊、树立榜样作用。

学校建构了面向未来公民素养的活动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和系统建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科融通,优化课后服务,充分挖掘地方和学校资源、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建构“鹿鸣•博约”特色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立体协同育人网络,涉及品德修养、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实践等五大模块。

学校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肩负着培养面向未来公民的神圣使命。落实“双减”政策,达成“五增”目标,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是总书记的嘱托,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家长和学生的期待,鹿鸣人必将抓住“双减”契机,用行动回应关切,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优质的答卷。

【局长说】

积极推动“双减”,从四个方面发力

盐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徐卫东

盐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徐卫东表示,盐城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部署要求,积极推动“双减”工作,以坚决有力的“双减”来促进科学育人的增效。目前,全市有近66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9.12%,4.6万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骨干教师占比100%,同时,各地都建立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落实“双减”工作,我们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会议,对“双减”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并印发全市双减工作实施方案,我们多次召开全市双减工作推进会,现已印发双减工作配套文件8份,初步构建起具有盐城特色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是优化教学管理。开展质量建设“校校行”活动,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增融;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实现课堂增效;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实现作业增质;通过开展研修培训,实现教师增能。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进“5+2”课后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求的初中学生开设晚自习班, “一校一案”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四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启动“一哨联办”工作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全域监管机制,认真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重新审核和“营转非”工作,全面推进资金监管,促进校外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手记:

家校联动,打造“双减”幸福圈

早上7点多迎接第一个孩子,到晚上9点多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双减”之后大多数初中都开设了晚自习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老师们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

怎样让“双减”持续落实下去,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利用家长资源,让百行百业家长进入课堂,为我们打开了“双减”工作的新思路。

策划 蔡蕴琦 王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编导 徐彬雯 朱奕昕

摄像 高一鑫 张思伟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