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兴趣特长详情

规范高校人才流动应以“治”代“管”

  据报道,近日,教育部在答复有关取消“长江学者”的建议时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无序流动。教育部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作用,探索建立高校行业自律机制和人才流动协作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高层次人才薪酬约定制度、高校间人才培养和流动补偿机制,真正促进高校人才合理流动。

  高校互相“挖人”的现象由来已久。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高校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一评上“长江”“杰出青年”就被盯上,单纯以高薪挖人,甚至整个团队被一锅挖走等事件也频频上演。以至于2017年年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出“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的呼声。

  在此背景之下,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同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集体签约成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发布《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部分省市也发布了本省的人才流动细则,比如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发文,“不鼓励、不支持省属高校之间互挖人才,不鼓励、不支持苏南高校到苏中苏北高校挖抢人才,不鼓励从国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挖抢人才。”

  围绕着国字头“帽子”的明争暗夺,自然不是“帽子”的罪,只要一颗“排位次”的心不死,取消了这个“帽子”,自然还会有那个“帽子”出来。教育部看得很清楚,问题不在于“帽子”,也不在于流动,而是无序的这种状态,目前要做的,就是让流动变得有序起来。

  让流动变得有序起来,表面上看是建立相应的制度问题,其实更深层的是治理的思维问题和水平问题。如果治理的思维不能得以贯彻,治理的水平不能得以提高,发布再多的通知、公约,建立多少个联盟,或者建立多大的联盟,最后都还是“管”的思维,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

  就“治”而言,人才流动的无序性,首先表现为决策意志的随意性。所谓随意,随的是个人的“意”,少数领导的“意”。同意调入或者同意调离一个人才,有没有征求教代会的意见,有没有征求学术委员会的意见,有没有尊重党组织的意见?如果高校的日常治理体系不健全不科学,人才流动的随意无序就难以杜绝。

  人才竞争的无序性,更体现为待遇薪酬的随意性。引进一个人才,给予的薪酬待遇有没有一定之规。如果有,这个规是怎么制定的。人才引进的薪酬如何做到有吸引力,又不至于同既有员工的薪资水平相差悬殊,这些都需要党组织以及教代会的民主决策,做到程序公正,有章可循,依章办事。

  人才竞争的无序状态,也是高校人才自律行业协会无序无力的自然表现。如果本人愿意调离,调入学校同意调入,原单位和新单位之间有没有合理有效的沟通平台和相关制度。这种平台和制度,就是行业协会实施有效治理的抓手。目前来看,这种行业力量还未壮大,治理还尚未有效生成。

  治理是制度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不妨成为高校治理思维落地和治理水平提升的入口和抓手。

  (作者:罗容海,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