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小升初政策详情

超九成受访者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

  综合素质在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中越来越重要。4月底5月初,全国各地中考新政陆续发布。北京、安徽、江苏、天津、西安、济南等多地在新颁发的中考新政中都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与评价实施办法等做了进一步说明与完善。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客观(71.6%)。

  91.2%受访者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

  赵刚是安徽宣城市民,儿子今年读初二。赵刚说,他和周围的家长都很关注综合素质评价被纳入中考体系。“听说要落实了,目前我们这里还没有具体的文件。这是教育评价机制上的重要改变,对于学生学习、家长培养孩子的方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唐智松非常赞成把综合素质纳入中考成绩。“中考是检验义务教育成绩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讲究打基础的教育,而不是比赛顶端优势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打得怎么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就是一个基本指标”。

  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其中29.0%的受访者非常关注。交互分析发现,二线城市受访者对此最为关注(93.6%),接下来是三、四线城市(90.4%)、一线城市(90.3%)。

  89.3%的受访者认为综合素质评价逐步纳入中考成绩,对推动落实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唐智松认为,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一是有利于将中小学教育引向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方向,有助于克服当前学校集中培优的现象;二是有利于将家庭教育引向促进孩子综合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克服当前家长唯分数论的现象;三是有利于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引向全面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克服当前学生刷题式学习的现象;四是有利于将社会人才培养和评价引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克服当前社会单位用人“唯文凭化”的现象。

  71.6%受访者关心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客观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受访者最关心哪些问题?调查显示,71.6%的受访者关心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客观,64.0%的受访者关心实施过程如何常态化,避免走过场、搞突击,61.0%的受访者关心如何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

  赵刚坦言,他最关心的就是综合素质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量化评价,“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如果其中存在水分,或者变得流于形式,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

  江苏常州某中学初一班主任路文明说,他所在的学校已经在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了。在他看来,综合素质评价的分值衡量以及很多其他标准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落实过程中,对学校和师生如何考核,现在还是比较模糊的”。

  四川自贡初中教师刘国胜(化名)所在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他看来,确定评价标准最为迫切。另外,具体哪些方面应该纳入到综合素质的考核中,要谨慎衡量,避免滋生贪污腐败,或者出现所有人无论实际如何都是满分的情况。

  “综合素质纳入中考评价从一开始就需要做好设计。”唐智松认为,第一,要针对初中毕业生的毕业水准,组织专家研制相应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第二,要建立由评价专家、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家长代表、社区及教育行政领导、纪委监察部门等共同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保证评价的权威性;第三,要发挥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积累综合素质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协商化解评价中的矛盾等环节的作用,保证评价的有序性;第四,要引导学生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发展综合素质、理性对待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保证评价以学生为本。

  唐智松还建议,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设计一方面要考虑“通用性”,即真正反映被评价者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素质,使得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适合于城乡各类学生;另一方面,在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时注意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等不同区域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素质差异,可以在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分别适用于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等的具体标准。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8.2%,二线城市的占46.9%,三、四线城市的占21.0%,城镇或县城的占3.5%,农村的占0.4%。00后占1.7%,90后占27.5%,80后占51.8%,70后占14.3%,60后占4.0%。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王一帆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