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小升初政策详情

“高分通胀”加剧分数竞争 再议中高考试题的难与易

  北京中考刚刚开考,就有一些人说,数学题太难了。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高考开考当天,舆论“声讨”数学题太难,说法与此类似。

  中高考变难了吗?高考结束后曾一度被卷入舆论中心的南师大附中校长葛军在公开回复网友时表示:现在的高考数学考试是越来越难了吗?我觉得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容易了,才导致区分度降低,使得每一分的重要程度加大了。

  走过7月酷暑,中高招临近尾声,对于考没考上、考到哪里的接纳与释然,慢慢取代了彼时对于分数的纠结。然而,喧嚣过后,重新审视考试本身的科学性、有效性仍正当其时。对于中高考这样的高利害选拔,究竟该难还是易,始终值得讨论和研究。

  选拔性考试走入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误区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多达122人,仅数学满分就超过了150人(文理合计)。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考当中。

  高分考生越来越多,靠分数选拔人才的价值越来越微弱

  6月25日,全国大部分省市发布了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和“一分一段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1031万报名人数不仅创下十年以来报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以四川省普通高考理科成绩为例,今年考700分以上的多达182人,660分以上人数更是高达5561人,630分以上考生人数较2018年增加6047人,突破1.6万人。

  在广西,2019年高考理科第一名得了730分,创造了广西高考历史上的第一。数学满分,英语满分,仅语文被扣10分,理综被扣10分。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多达122人,仅数学满分就超过了150人(文理合计)。

  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中考中。2017年北京中考,某顶尖高中录取分数线达563分,满分为580分(含40分体育分),依此计算,入围者每门课倒扣不能超过3分。到了2018年,分数竞争更为激励,仅英语满分就多达129人。

  都是高分考生,分数的筛选功能越来越微弱,也不断加剧着分数的竞争,可以说如今的较量已经不再是分分计较,而是零点几分的计较。

  选拔性考试渐趋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的背后

  以前的中高考并不是这样,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其区别度非常显著,也就是说,学业优秀与否,分数差距是很大的,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差距也不小。在过去的中高考中,得满分者极其稀缺。

  然而,今天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升学考试被广为诟病,试题难度被认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负担。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各级选拔性考试不断退让,降低难度,追求稳定。中高考试题因此越来越趋于模式化,甚至固化。中高考越来越像托福、雅思等水平化考试,也就离选拔性考试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近年来盲目倡导甚至照搬美国招生录取方式的趋向日渐明显。事实上,不同的考试,其定位与目的,效果和作用是不同的,简单从功能上来说,一种是水平考试,一种是选拔性考试。原则上讲,水平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从测量角度看,区分度较低,是粗颗粒的,只是一个大致分层。但是选拔性测试则不同,它更强调对优秀人才的区别与选拔,要求区分度要高,是细颗粒的。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各种考试大多都是前者。美国“高考”SAT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国的中考SSAT类似我们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同样,托福也是一种语言水平测试。

  美国盛行的这种水平化考试,是与其录取制度配套的,即水平考试作为一个基础学术评价,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推行综合评价后招生录取。因此这些成绩是基础,并不是唯一依据。而中国则不然。即便增加了综合评价等形式,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分数这个唯一的刚性依据上来,显然,盲目套用美国式的水平测试,是不可取的。

  选拔性考试的区分度降低,破坏了其选拔人才的功能

  升学考试简单化、水平化对我国教育是弊大于利的。中高考试题应尽快打破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倾向,加强区分度。每年试题无论是考核的知识点还是出题的形式,都需要加大变化,最大程度减少重复率,让所有人无“试”可“应”,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减轻学生负担。试想,如果试题难度加大,没有了太多“万年不变的题”,还会出现大面积应试吗?考试无论易还是难,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家长和学生都不必为此焦虑。

  目前的中高考考查的不是学生能力,而是如何不丢分

  考试简单化、水平化、模式化,大大降低了考试的区分度,完全破坏了选拔人才的功能。尽管我们不断推进招生改革,包括综合素质评价,但因为种种现实困难,在保障公平的强大诉求下,综合素质评价只能是“一参考”,最后升学考试多数还是要回到分数这把刚性的尺子上来。这时,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考试,分数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区分度或者区分度越来越低的尺子,对于人才选拔的意义就越来越小,甚至起反作用,选拔出的更多是中间人才,而未必是顶尖人才。

  于是部分名校放弃了对高考分数的依赖,越来越多地走特殊类型招生,希望通过其他尺子,弥补这些缺乏区分度的尺子。2017年浙江新高考第一年,清华大学多数招生计划坚持三位一体招生,而不是单看高考的分数。即60%看高考分数,10%看中学评价,30%是清华自己的评价。2018年,三位一体招生占比超过90%。原因很简单,仅仅看高考分数,清华没有办法筛选出人才。2019年,在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测试考场外,很多考生提前交卷,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难度,自知没戏,索性提前交卷准备下午其他学校的测试。有一位女生面对记者提问回答说:真难,题型都没有见过。

  中高考越来越容易,致使家长与考生对学业水平产生误判

  中高考分数全面上涨,尤其是中考虚高的势头,导致很多家长与考生对自己做出误判,盲目推升了教育的期望值。比如近几年,在北京中考几乎没有区分度的情况下,顶尖中学与次一类中学的录取分数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于是让很多家长误以为自己孩子其实很优秀,一不留神没准就能上超一流大学,于是拼命上补习班,希望把最后一公里补上来,客观上加剧了教育的剧场效应。

  因此,中高考难度加大,拉开差距后,一个积极的意义就是让一部分家长与考生有清醒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拼命补习、训练、追名校。

  考试简单化模式化让学习变成了刷题和重复,导致学生学业水平下降

  选拔性考试简单化、水平化、模式化,还直接强化和推动了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选拔性考试为了追求所谓的平稳,各地中高考所考核的知识点与题型大多连年保持不变,譬如对于数学,区别只是参数的变化。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这种考试形式,这就更能理解在今年高考数学题中,出题形式稍作变化,很多考生与教师就直呼试题难了。

  要保证在这样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不出错,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训练,连续不断地重复训练,这也就是全国弥漫性的应试教育难以根除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变成刷题,因为这种重复训练是有意义和有效的。同时,区分度降低,也前所未有地强化了分数的价值,分分必争成为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即便是在北京,考生不足7万人的情况下,一个高分分数段有几十人、上百人也比比皆是。在一些考生大省,比较高的分数段动辄二三百人,甚至近1000人,而一所高校在当地招生量才有多少?反观低分分数段,1分段往往只有几个人。

  在我们还无法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大多数人只能以考试成绩为核心录取依据的背景下,这种选拔性考试水平化、固化,恰恰强化了应试教育。毕竟,刷题是管用的,效果是明显的。

  (作者:陈志文,系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