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兴趣特长详情

教育部:实施美育须取消特长生加分

  “只有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施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它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昨日,在教育部召开的介绍美育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当前美育教育功利化倾向,跟教育评价体系有重要关系。

  王登峰还表示,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教育的短板,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美育教师

  可以请兼职教师

  吹拉弹唱、绘画、舞蹈……在很多人印象里,这就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含义。对此王登峰表示,这些只是美育在学科技能方面的要求。而真正的学校美育不仅包括这些,它还有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功能。

  “大家都知道体育教育是短板,但美育比体育还要短。”昨日,王登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学校美育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艺术场馆建设是要下大力气去改进、改善的。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提高到93.8%,初中提高到95.5%;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增加到71.7万人。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师资建设方面,教育部近年推出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王登峰称,这个办法作为一个过渡,一下子还不能配齐美育教师的,可以用兼职教师的办法请行业中、甚至在校内教其他科目的老师教孩子们的艺术课程,例如非遗传承人、艺术院团的老师等,多种渠道改变师资短缺的问题。

  美育教育

  功利化难题待破解

  学校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体现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这些问题均指向学校美育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此前,体育特长生属于高考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之一,还有个别地区存在“文艺特长生”等加分项目。体育和美育,成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升学捷径,这也导致招考过程中种种乱象的出现。

  王登峰表示,美育功利化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美育所占的份额和所应发挥的基础性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只有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将美育教育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情况才能根本扭转。

  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包含体育特长生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王登峰称,只有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施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它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要破解美育功利难题,就要将美育作为每个人都一定要学、要考、要评价的内容,在学生的升学和全面发展的评价里占到应有的地位,要作为考核学校、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王登峰表示,涉及美育评价体系,首先要面对公平问题。目前美育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政策不能要求在很少有机会接触高水平美育教育的地区,硬把美育作为孩子们的升学依据。“因此,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改进,采取措施落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配齐配强美育教师等基本要求,在发展中解决美育功利化问题。”

  ■ 亮点

  大学生修满艺术课学分方能毕业

  “美或者美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接受的一种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此,高等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王登峰在会上强调。

  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包括,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高校开展学生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和学分互认。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早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本次《意见》再次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各校要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分目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王登峰还提到,高校美育工作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目前,国内不少中学开展了“艺术实践工作坊”活动,把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到校园,由传承人、大师和学校老师带学生研习和传承。王登峰表示,这样的工作在高校也是完全可以做的,而且我们在高校已经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实践中去。

  中小学生展示剪纸、皮影、编织等技艺

  “我们用玉兰花骨朵和蝉蜕做成毛猴……”昨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在苏州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小学的学生介绍着自己手里的“毛猴”。

  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500多所中小学的师生参加本次展演,规模超过万人。该活动由教育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展演将持续到4月20日。

  此次艺术展演主要为中小学开展的学校美育成果的展示,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现场展演期间,将集中展示10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表演,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等。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展演活动的板块之一,同样于昨日开幕,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剪纸、皮影、编织、刺绣、扎染等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

  据悉,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六届。

  ■ 背景

  美育改革发展意见年底出台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美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

  此后,多个文件陆续发布,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践行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

  据王登峰介绍,在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还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教育的短板,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所占的应有地位。(记者 冯琪)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如何提高中考成绩 提高中考成绩的方法
    语文考试: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阅读和理解。多读书,积累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知识,这不仅在考试中有加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吗 难在哪里?
    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结果指出2023年是中考最难的一年,而也提到了2023年中考比较难的原因,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制度智力化、考试科目更加复杂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23年中考难度较大。
  •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中考有多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普高率持续走低:2023年比2022年中考人数增加了1.35万人,但普高学位只增加了2689个,普高学位的增长率为4.3%,又创新低。2023年是近几年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学位的增长却没有明显跟上。由此可见,2023年中考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普高率怕是要再创新低。
  •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中考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考注意事项合集
    考前注意事项:(1) 学习复习:考前请认真复习各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复习。(2) 保持身体健康:在考试前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早好。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早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3) 准备考场必备品:考试中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水杯、手表、计算器等考场必备物品。(4) 检查考场和考试时间:提前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和考点,到考点进行考场的认真查看,尤其要注意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事项。
  •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中考前如何饮食 中考期间适合吃什么食物?
    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中考如何调整心态 中考心态会对考试有影响吗?
    正确看待中考:首先,正确看待中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考,并意识到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中考虽然重要,但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儿戏,更不能将它当成生命中的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中考中遇到了失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补足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考试答题技巧 如何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拿到试卷时,别急着答题,先浏览试卷一遍:第一次参加中考,大家的心情都会比较激动,甚至有点紧张,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做试题,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看看有几页,试卷的结构,有多少题目,也可以判断一下这次考试的难易程度,通过浏览试卷,可以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也可以很好的防止“漏做题”。
  •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流程是什么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
    报名:中考报名一般是在初三下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或者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等。备考:在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开始进行备考,准备参加中考。备考期间,学生需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
  •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3年中考政策是什么 中考加分项有哪些?
    取消初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考试,按满分24分计入学生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体育与健康总分60分不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考试占36分,按学生已获得的分数计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总成绩。取消外语听力口语考试,按满分20分计入中考外语总成绩。
  •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 加分项都有哪些?
    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