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能看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相关议案、提案和建议。
记者注意到,已有不少代表委员就青少年健康成长话题建言献策,内容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等方方面面。
抑郁症风险预警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压力和亲子关系的变化,青少年精神疾病特别是情绪障碍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从时间来看,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10%,初中阶段约30%,高中阶段接近40%。
建议将学生群体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今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加强学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多措并举促进家校社联合。
马珺表示,学生患精神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当前很多地区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应尽快将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或者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
此外,马珺还建议,加强心理健康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加强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优化精神卫生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培养和壮大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
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说,受学业高压力、家长高期待、人际交往和沉迷游戏等因素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严重。
“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三个关键环节:预防、预警、干预。目前,对已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在干预环节,公共医疗供给严重不足。”邱光和提到,大部分医院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不到60%,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的不到30%。此外,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
对此,邱光和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出台指导意见,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配备精神专业医师,力争各省每10万人平均有2至3名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精神科医生。
建议加强学生抑郁症筛查隐私保护
同样关注到青少年抑郁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他提到,抑郁症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点对点”告知,学校获知筛查结果应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
施卫东建议,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学生抑郁症筛查应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建议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
“鼓励开设有心理学学科专业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给。”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建议: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支持与鼓励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工作条件、岗位编制、职称待遇、经费设置、科研进修等方面对心理教育教师给于相应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措施,使得优秀人才或在职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机构。
柴会恩建议建议,本着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学术水平高、教育工作经验丰富,区域内影响力强、作风公道正派、有创新能力、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经历等教师中择优遴选。本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研判、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