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院校专业详情

2022-07-20 高校科技创新这十年:聚力基础研究 打造国之重器

未来抗疫,科技何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已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百余款;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高校在5条新冠病毒疫苗技术路线上开展攻关,其中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牵头的两款新冠疫苗已在国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科技抗疫的“战果”只是近年来高校科技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十年,高校是如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发展新局,当好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教育部在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加速资源集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高校创新资源的集聚。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等支撑类重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也在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科技活动中衡量科技人力投入指标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幅近60%。”雷朝滋分析,“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每年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研究型大学。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直面重大需求,聚力打造国之重器

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

“十年来,高校坚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全力攻坚,聚力打造国之重器。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雷朝滋介绍。

清华大学与浙江省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并以此为引领累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50余个,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700余家;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开发了当前唯一可处理百万级群体、兼具基因组选择和精准选配功能的猪基因组选配软件,选育了“高繁”“快长”瘦肉猪新品系11个,优秀基因年覆盖商品猪超1亿头;南京农业大学发掘水稻抗条纹叶枯病优异种质和基因,构建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系列抗病新品种,从根本上控制了长江流域条纹叶枯病的危害。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高校用卓越创新成果书写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

“近年来,北大着力引导学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多个团队在石墨烯材料制备、光电器件装置、氮化镓半导体、高端医疗装备、麦类和蔬果生物育种、数字经济等领域瞄准国家需求推动创新型研究。梅宏院士团队在大数据融合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明了‘颠覆式’的黑盒互操作技术;高文院士团队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领域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说。

“十年来,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基础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国家战略、国家需求更加紧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动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分析,“一是更加突出‘国家使命’,强化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解决国家急需的‘卡脖子’问题。二是更加突出‘主动服务’,组织引导高校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采取灵活深入的合作方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

完善体制机制,营造求真务实创新生态

北京大学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估机制,建立了教研系列、专职研究系列、专职教学系列分类评价和晋升的人才工作体系;清华大学制定《关于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教师双聘、研究生培养、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等机制……瞿振元表示,十年来通过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改革的推动,引导科研人员的价值追求,建立适应新阶段新要求的高校创新文化,求真务实的创新生态逐渐营造起来。

“十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对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绩效奖励等评价工作中过度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现象列出负面清单,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学术生态不断优化,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雷朝滋说。

孙庆伟表示,北大出台理工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试点方案,加快构建以领军人才为龙头、高水平团队为支撑的科技攻关战略;推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学校重点引进了谢晓亮、鄂维南、朱松纯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36到50岁教师较为集中;新引进人才中青年教师占比达90%以上。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先进节点工艺等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300余名,近三年9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

雷朝滋表示,下一个十年,教育部将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过去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发挥了自由宽松、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自由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还不够。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围绕‘四个面向’,组织重大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建设大平台,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长期持续攻关,从而实现基础研究不断有重大原创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

  • 2023湖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和往年比相差多少?
    2023湖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和往年比相差多少?
    一、2023年湖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由学校统一确定。2.普通类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由招生学院公布。各学院以国家A类线为基础,结合本单位招生计划和生源等情况,按照不低于招生计划120%的比例,自主划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 公费师范生可以考研究生吗?有哪些条件
    公费师范生可以考研究生吗?有哪些条件
    公费师范生可以考研究生,不过在服务期内考研,只能报考非全日制毕业院校的教育专业研究生,待服务期满之后才可以自由选择考研。事实上,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后可以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考研”),并且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具体来说,公费师范生报名参加考研时,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一定比例的增量计划名额。
  • 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有哪些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有哪些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的区别主要在于就读研究生期间按在校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公费研究生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自费研究生为自筹经费研究生。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为大家整理了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的区别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要求?注意事项有哪些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要求?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 湖北理工学院有研究生吗?湖北理工学院简介
    湖北理工学院有研究生吗?湖北理工学院简介
    湖北理工学院简介:湖北理工学院,简称湖北理工,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武汉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告
    武汉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告
    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考试招生工作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提升选拔质量。坚持全面考察、综合评价,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统筹兼顾、严格管理,安全、平稳、有序做好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 招生单位、报考点或考试方式选择错误怎么办?
  • 湖北大学考点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网报公告
    湖北大学考点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网报公告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首次登录的考生先实名注册,一个身份证号只能注册一个账号,每个账号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 2023全国研究生考试:关于违规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根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现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