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我写要不要彩礼”
“那个讲都没讲过”
“我哪晓得要不要”
“一会儿说,这个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礼仪”
“一会儿又说给那么多彩礼,哪个男方能给得起”
……
最近,一段网络视频引发热议,说的是,今年某地中考政治卷出了彩礼题,视频中的女生考后崩溃大哭:我哪知道要不要彩礼!
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网上公布的2023年该地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显示,该试题先抛出问题:彩礼是婚姻的“绊脚石”还是“试金石”?然后,解释了彩礼的作用,罗列了人们对彩礼的不同看法。
给完材料之后,该题列出“彩礼是一种过时的习俗,应该被取消”和“彩礼是一种婚嫁风俗,不应该被取消”两种观点,让学生选择一种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并就如何解决彩礼问题提出建议。
单从题目来看,这道题难度不算高,是一道开放型分析题,不管考生认为应该取消还是不应该取消,只要观点站得住脚都可以获得分数。
网友争议的焦点在: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讨论成年人婚嫁的彩礼问题是否为时过早?是出题人“脑洞大开”还是社会太敏感?
支持的一方认为,不谈彩礼本身,这世界有太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这题不是考学生上课背了啥,而是考学生的思辨能力,言之有理即可,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开放性题目,考察你的思辨能力”,“这才是好的题目,为什么要争议”。
当地的中考试题专家点评会也表示:本次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涵养品格。第12题“彩礼争议”及其解决等题,是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考试不仅是知识测试,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有助于培养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彩礼问题,本来就是现在的社会性问题,正确对待,理性思考就好”,“中学生不能自我封闭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脱离社会,回避现实”。
而反对的网友态度也很鲜明:“出题老师不看考试对象,闭门造车,出了这么不靠谱的题目”,“我们不允许中学生早恋,却让他们来谈论彩礼的取舍……一个连成年人都解决不好、炒翻天的话题,指望中学生能答出什么样子”,“这个理论上是考辩证,但是对初中生未成年人来说确实有点超纲啊”。
近年来,彩礼问题一直是个热话题。前些年,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引发人情攀比,造成铺张浪费,给村民带来沉重负担,成为一种陈规陋习。如今,提倡红白喜事从简办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符合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协商一致彼此接受的彩礼,并非“一步到位”取消彩礼。
正如试题材料中所言,在民间,彩礼有代表美好愿望、美好祝福的意味,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当前,彩礼作为一种婚嫁风俗,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是新人对爱与诚意的一种表达,是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致敬。现阶段,可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尚不宜用行政手段直接取消彩礼,关键在让彩礼回归“礼”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