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当家”的故事,在你的家里上演过吗?
奶奶问孙子要买菜的钱,孙子自信满满地认为160元足够全家吃一个月……然而,当他请同学们吃饭时,一顿饭就爽气花掉560元。
一个高中姑娘要用1万元人民币生活费,负责自己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的一个月开支。拿到钱不久,她毫不犹豫先拿出5800元报名参加自己心心念念的DJ课。
家长们怒气冲冲质问为何花钱如此大手大脚,孩子们的态度很愤懑也很坚决:“因为我喜欢!”“反正我当家啊!”
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的《小鬼当家》第三季正在播出,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00后孩子和家长角色互换,孩子成为家中的管理者,掌管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体验当家的全过程。
花钱易,管钱难。当简简单单的开支项目都能点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战火,彼此方知原来当家理财这门课并不简单。怎么花钱,亦是一面反映亲子关系的镜子。
在《小鬼当家》里,00后子女的“我要买”和他们家长的“你乱买”,构成了多个故事里最常见的冲突点,其中暴露出一个现象是孩子对金钱数目没有规划感。
例如,购买耳机是嫣斐此次当家的“终极目标”——但1700元人民币的价格引起全家人的反对。尽管如此,嫣斐还是瞒着家人偷偷购入心仪的耳机,惹得全家人不悦。而且为了买这个耳机,嫣斐还把妹妹买的衣服退掉了,“耳机事件”在家庭矛盾中持续发酵。
申歌刚开始当家,就拉着闺蜜开开心心去商场逛了个痛快,给自己买衣服买娃娃,提着大包小包回家,经姥姥提醒才发觉没买食材。自己买爽了,一家人晚餐还没着落。
“让你当家不是让你乱花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姥姥的一席话对申歌来说犹如当头一棒。原来 “当家”二字并非是随心所欲,而恰是意味着对家庭的付出和担当,是沉甸甸的家庭责任。
“以后我会理解生活的难处,我也知道你们赚钱的不易。我现在要大声地跟你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这是13岁女孩孙佳雪在当家生活结束时对父母说的话。
少儿财商教育专家张帆认为,家庭的少儿财商教育是很必要的,初级目标是让孩子在成年后,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终极的目标是生活的幸福,人生的自由。
“财商,不仅是理财或赚钱的能力,而是对待财富的态度、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方式。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人的财富观,某种程度也决定了幸福观、人生观。”
“当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物权意识的时候,你就可以慢慢给他一些财商教育了。”在张帆看来,《小鬼当家》中有些孩子看似“乱花钱”的行为,本质上因为之前用父母钱时没有成本控制的概念。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更多了解消费数额,很清楚知晓那些数字的意义,完全会自发改善自己的行为,而不会铺张浪费。“他发现作为家庭中不创造财富的成员,每月开销却是最多的一位,总会有些触动的”。
张帆觉得,在少儿财商教育培养的基础阶段,首先父母要让孩子确立一定的“产权意识”——平时孩子的花销都建立在父母所有的财富基础上。“父母因为爱他而为他付出了这一切,孩子就会常怀感恩之心。而感恩之心,是责任和爱心的基础”。
而当父母准备制定一些家庭财务计划的时候,可以尝试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共同完成财务规划。
生活中真实开展“小鬼当家”怎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张帆说,很多家长都选择安排让孩子做家务挣一点零花钱,但要注意的是,若进行这项“挣钱活动”,务必保证严肃感和“纯粹感”,即除了家务收入,孩子其他的“财务来源”要切断,否则孩子难以认真对待亲子之间的“契约”。
《小鬼当家》中,00后孩子还表现出一个显著的消费特征:很重视对自我兴趣爱好的投资——平日里家长未必支持。
尤其当他们在一个月内拥有掌握家庭财政的管理大权时,一些孩子会义无反顾拥抱、捍卫自己“兴趣投资”,这也成了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例如特别热爱舞蹈的湄洲岛姑娘泽鑫,在轮到她“小鬼当家”一个月时,很坚定地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投资,舞蹈培训费花了800元,蓝牙音箱费花了100元。
爸爸看到泽鑫开支计划里的“舞蹈费”,当场立马提出质疑:“舞蹈能不能不学?最主要是学习。”泽鑫低头很不快地说:“不能。”学业梦和舞蹈梦在她内心是平衡的,一致的,为什么不能靠舞蹈搏出自己的人生?
爸爸对泽鑫一直很严厉,不希望她学舞蹈,甚至怒摔过她心爱的蓝牙音箱。泽鑫妈妈一直努力协调父女间的紧张关系,泽鑫也没放弃,用自己的方式向爸爸证明对梦想的渴望。
在父母单位职工文艺晚会上,泽鑫为爸爸表演了一支舞蹈,并送上自己“小鬼当家”第一天就为爸爸买好的礼物。爸爸说:“希望你比我走得更远。”父女关系终于得到改善。
同样坚定为兴趣投资的姑娘还有申歌。她花费了超过“当家”可支配金额的一半数目,报名参加全家人都不太了解的DJ班。
申歌的母亲刘女士告诉记者,早在参加节目录制之前,申歌就和他们提过要报DJ班的意愿,由于考虑到申歌当前学业的特殊阶段,他们觉得耽误时间,没同意,申歌就作罢了。“通常她有什么爱好,想参加兴趣课,我们都鼓励,主要是她现在恢复学习挑战比较大(之前休学过一年)”。
“其实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点东西,只要是孩子能主动提出来的兴趣爱好,能满足的话家长都愿意尽量让孩子试试。”但刘女士也指出,小孩子很善变,什么都想尝试,或许同时萌生好几个爱好。这时候家长必须提醒孩子,选一个他们最喜欢的、能坚持到最后的兴趣,最好能达到一定水平,热度能持续很久。
“小鬼当家”的家庭财商教育,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爱,化解代际隔阂。
“我比较倾向于这时候孩子像一个企业部门负责人,向领导申请经费一样。我们家里一起开会,让孩子来讲为什么要花那个钱去做这个事、费用多少、可能要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你能给家庭带来什么?这也是一个投入与收益的关系。”
对于孩子提出的较高费用“兴趣投资”,张帆认为,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说清楚,家里能用于兴趣爱好的消费资源是有限的,金额是固定的,孩子得好好考虑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一旦作出决定后,自己就要承担所有后果。当家长对于财商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时,才会对它更加重视。财商教育不仅是教会孩子理财的能力,而是培养他们明确目标后,在资源(钱、时间等)有限的约束下学会取舍,作出理性的抉择与规划。这种能力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记者 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