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动态详情

甘肃:高考人数创历史之最 生源危机引发招生大战

  甘肃经济日报讯 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在全国考生生源普降的背景下,我省考生人数一枝独秀达到历史之最。

  与此同时,始于2000年的大规模建设、扩招、宣传、发展的高等院校,如今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计问题———生源。不过,更多的教育研究者表示,这种“产能过剩”将有望倒逼高等教育改革。

  那么,在高等教育新一轮洗牌过程中,哪些高校将面临生存挑战?生存挑战该如何应对?“存亡危机”,究竟是“危”还是“机”?

  数据升降看高考变化

  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然而余温还在延续。千千万万个考生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激战”后,逐渐冷静下来思考自己今后的出路。

  和以往一样,“录取率”、“扩招”等话题成了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谈资。而今年我省创历史纪录的高考人数则是近期人们话题的焦点。

  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省有28.6万考生走上高考考场,比2008年的29.2万减少6000多人,生源15年来首次减少,这引起各方关注。一时间,“拐点首现”、“高考遇冷”、“读书无用”……各种说法不绝于耳。

  之后,在全国高考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省考生却一路走高。2010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29.1万人。今年,参考人数更是以29.7万的数字达到历史之最。

  与高考报名人数发展趋势相反,近几年,高考录取率则持续走高。近三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7%,增长到2009年的61.7%,2010年更是达到了69.5%。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显示,

  今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75万名,预计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

  而在我省,2009年高考录取率是55.2%,2010年录取率为61.5%。有报道称,预计今年全省高考录取率要力争达到66%。

  缘何在全国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我省报名人数一枝独秀?

  对此,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的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嘉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相对于全国发展地区,我省普及义务教育较晚,更多的辍学青少年陆续返回学校;二是职业教育发展落后,使得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大学这一条路;三是复读生连年上升,往届生过多是主要因素。

  生源危机引发“招生大战”

  在全国高考人数普遍下降、我省报考人数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国内各大民办院校提前将招生战场移师甘肃,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源争夺战悄然打响。

  省招办一位高姓工作人员介绍,高考过后,外地高校来甘做招生宣传的陆续增多,今年各高校招生宣传的时间也比往年提早了半个月左右。在市内部分宾馆饭店,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办、民办院校招生咨询点占满了近三分之一的客房。陕西某民办院校负责甘肃片区招生的张姓老师说,近两年来甘肃高考人数一直在上升,所以他们学校今年在甘肃的宣传费用和招生计划都比往年增加了不少。

  高考生源逐年下滑,高校录取率逐年攀升,招生供求关系失衡直接导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为了抢夺生源,不少民办院校甚至打起了“价格战”。众多民办院校纷纷在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上不惜血本招揽学生。张老师表示,“除了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助学金,他们学校还给提前交学费入学者给予返还学费的优惠。”

  知名院校抱团发展,“二本”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外地民办院校提前争抢生源,有限的生源被瓜分一空,这让我省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民办院校更感到不安。

  近日,记者分别致电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等几家民办院校招生办,就近几年招生情况,各招生负责人都表示:“每年招生困难重重,生源严重匮乏,学院的发展举步维艰。”

  接受采访时,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招生办一位负责人说,2009年以来,全国生源持续减少,虽然我省高考人数呈上升趋势,但高考录取率也在连年攀升,考生的选择越来越多,对资源短缺的民办院校来说,情况不容乐观,预计今年民办院校招生情况会更加严峻。

  有关资料显示,我省民办院校发展向来就受生源所困。“我省民办院校尚未形成较大规模,没有一所在校生人数超过6000人,在校生人数超过4000人的只有寥寥几所;大多数民办院校在4000人以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主要是看在校生人数,但从近年来的招生情况看,我省高职、民办院校每年计划招生人数都无法完成。

  高校洗牌或在所难免

  生源危机让部分高等院校如临大敌,但还有不少怀揣大学梦的考生依然徘徊在象牙塔之外。

  王久林,30岁,泾川县人,在兰州市东部市场做服装生意。高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辍学打工。如今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走进正规的高校感受一下大学生活,但这对他来说始终是一场梦。

  今后,王先生的梦或将变成现实。“将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们走进大学校园接受良好的教育。”王嘉毅介绍,2010年,我国适龄人群大学入学率仅为25%。但是按照“规划纲要”,到2020年,这一数据要达到40%左右。

  “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生源今后还有很大的空间。”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可能是招生难问题的根本所在。

  采访中,不少教育研究者表示,目前的生源减少,必将促使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式建设。

  “面临威胁的学校应该怎么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靠什么吸引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王嘉毅认为,对高等教育而言,生源危机也是一种契机,提高办学质量应成为高等院校未来的最重要目标。所以各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不同的办学理念,选择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不同的发展定位。

  王表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突出特点、强化管理”,根据这一规划要求,高等院校拼规模发展的时代已经终结,对于高校而言,能否突出办学特色,以职业培训的方式培养社会短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暂时出现的生源危机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良机。”王教授认为,随着生源减少,大城市理应顺势减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增加对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投放,以此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差距,促进高考公平,从而进一步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