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1 文章列表101 文章列表201 文章列表301 文章列表401 关键字列表1 关键字列表101 关键字列表201 关键字列表301 关键字列表401 问答列表1 问答列表101 问答列表201 问答列表301 问答列表401
你好!欢迎来到学路资讯,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手机扫码访问

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招生详情

陕西:8万高职专科上线考生缘何弃档

  核心提示

  现状

  今年我省的高职专科文理科录取线分别为300分和310分,约有8万上线考生并不愿意报考高职专科,导致高职专科层次首次出现录取不足,只完成计划的84.76%。

  前景

  在今年的职业教育峰会上,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林宇介绍,截至去年,中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215所,开办了983种专业,在校生964.8万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就读于西安市某重点中学的理科应届生王林(化名)已经在复读班上了将近一个月的课,“我今年考了352分,托关系才进的补习班。”这个18岁的少年目光躲闪,声音很小,今年高考失利的阴影似乎还未消散。“我要好好努力一年,明年至少要上二本!”对于将近150分的差距,他的看法是:有志者事竟成。“一开始父母想让我走个高职大专,劝了很久,我才不去呢,太丢人!”

  在王林的心目中,高职大专是差生的选择,如果将来只能做“蓝领”,那将和同班同学产生巨大的差距。此种心态,也许是众多应届生放弃高职大专的根本原因。

  社会心理

  读了大专不算读大学?

  选择复读是很多弃档考生的选择,全市各个补习班今年招生非常火爆,对分数的要求水涨船高,方正补习班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报考的分数线每个阶段都在涨,现在已经到480分,“超过二本线都有可能!三本今年都变得那么牛,何况我们?”

  复读,似乎是一条大家普遍认可的出路。记者网上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30人中有25人觉得应该争取复读一年考本科,网友“樱木花道”是一名高二学生,他表示:大专跟三本能比吗?大专就是大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三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约有10名同学在高职大专线上,目前被录取的有4名,5个孩子打算复读,还有一名联系了新加坡的学校,正准备出国。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西安市教育学会校长许建国认为:这反映一种观念的错位,很多人存在这样的学历情结,还有一种偏差的观点:读了高职专科不算读大学,高职大专是一条无奈之路。再者,早知要走这条路,还不如当时上职业高中,为什么多上三年高中上专科?“这反映的是教育的失败,我接触的很多高中孩子对自己定位不准,好高骛远。学校也一味推崇高分,媒体不断报道高考状元,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孩子不顾自身情况复读,这是对家庭、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这样的职业教育指导难免让孩子对于高职和大专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张晓丽老师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进机关当“白领”待遇稳当,当“蓝领”低人一等,这种心理定势依旧存在。

  就业现状

  去年陕西就业率全国居首

  记者调查发现,能不能升本、考研,是影响学生报考高职专科的重要因素。

  作为职业教育的院校,为何考生如此关注专升本和考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表示:学生和家长如此看重学历,除了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反映出的问题很多。国家反复提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但如果职业教育特色没有显示优势,就业存在问题的话,考生和家长的担心也是应该的。

  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的《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比2008届、2007届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连续4年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差距缩小,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高于非示范院校(84.3%),民办院校的就业率最低(82.8%)。

  全国拉通来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居2009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榜首(90.4%);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居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榜首(88.1%)。

  一厢是陕西省半年后就业率位于全国榜首,一厢是8万学生弃档。

  对于出现这样的矛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大专高职生就业的环境不很理想,加上在升学上受到一些制度性的歧视,考生在选择上难免犹豫。”

  缘何遭冷落

  制度性歧视与专业不稳

  铜川考生小李在网上发帖,自己是一名应届大专生,很想报考国家公务员,但很难找到学历要求大专的职位,事业单位招考中大专学历能报考的职位相比本科学历还是少了很多。

  在熊丙奇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虽然不限制大专生报考公务员,但实际提供的选择很少。石英也指出:高职大专的社会评价不高,主要源自类似的制度性歧视,最明显的就是:为何高职大专始终放在最后一个批次呢?这在社会心理上就容易降低对这一批次的评价。他建议:“如果将一些办学好的高职大专院校放在第一批录取,情况自然会好很多。”

  专业稳定性也是一些高职大专学校受到质疑的原因,专业稳定性包括专业的前景稳定、热度能保持、就业顺利三个方面。但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盲目,加上学生扎堆填报,一旦几年后行业岗位饱和,市场供大于求,“热进冷出”的情况就会出现。

  麦可思发布的《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月薪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2358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1564元)。从职业小类来看,2009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半年后月薪最高的职业为“税收监察者,征收人和税收代理人”(3727元);高职高专则为“航空器机械和服务技术员”(3290元)。与2008届相比,高职高专毕业生月薪增长最快的职业为“房地产经纪人”,其月薪增长率为49%。

  麦可思总裁、教育学家王伯庆认为,报考高职大专的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避免选择以下几类专业:一类是本科毕业生就业都不好的专业,如临床医学、法律类、国际贸易类、动漫设计与制作等。还有一类是已经持续性供大于求的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

  前景解析

  国家推进高职教育步伐加快

  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招生处老师告诉记者,今年该校就业率达到90%,招生状况也很好,应届毕业生考研成功的同学占毕业生人数的10%。”但他也承认,三本院校的毕业证加盖院校章,在就业市场上与本科有区别。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现实问题在于,目前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高专院校,不少学校传统的课程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的学校把清华、北大的模式作为 “标杆”,办外语专业、管理专业,这些专业没有一点高职的特点,没有和实际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这是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调研的成果。

  对于前景,许建国并不乐观:媒体和大众都搞分数崇拜,在这样的气氛下,作为录取分数较低、就业岗位平凡的高职大专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

  熊丙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较有信心:“国家推进高职教育的步伐在加快,据我所知,鼓励升学的高职大专立交桥在逐步完善,专业硕士也在推广,高职大专生考公务员的条件也会放宽,我预计会有所改观。”

相关推荐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