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西安财经大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趋势,着眼解决建筑老化、基础设施薄弱、筹资渠道过窄和校区办学力量分散、功能划分不科学等问题,把“夯实校园建设 扎稳教育根基”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大事来抓,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科学规划 统筹校园基础建设
建校初期,学校实际教学用地仅209亩,办学条件严重不足。2002年3月,学校成立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选址长安区神禾原西部大学城,征地1270亩,拉开了新校区建设的序幕。新校区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地貌,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以“多层”为主,以“与自然环境相融”为主题,力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着力将新校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新型校园。
“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学校规模进一步拓展,办学条件稳步提升,相继完成了长安校区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校医院、学生食堂、1-8号公寓、实验楼、青年教师公寓、运动场、蓄水池、锅炉房、浴室、道路管网、景观绿化、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项目建设,分期分批对新老校区基础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2019年6月,学校与曲江新区管委会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对翠华东校区进行全新规划,合作共建西财大曲江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学院),改造老旧建筑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包含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教育中心、产业基地、培训基地、双创公寓等项目,打造配套完善、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集聚地。2019年11月,启动雁塔校区3号学生公寓改造为培训中心公寓楼项目,改造工程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总投资1400万元,2020年12月装修工程已完工。
学校进一步对四校区进行科学布局和完善功能定位。长安校区确定为学校主要办学场所;雁塔校区除继续作为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办学场所,重点作为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主要办学场所;翠华东校区定位为西财大曲江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学院),“十四五”期间继续细化园区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翠华西校区为文学院、法学院等办学场所,成为学校支撑学科、高端智库办学场所。全方位的校园功能建设,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及高校与产业有效融合搭建起合作新平台。
创新发展 提升基础建设效能
学校以增强师生幸福感为追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物质条件与精神需求并重,空间环境与软件功能并重,多年来持续筹措和投入资金,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民生工程。
2016年,学校审议通过长安校区第三教学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研究生公寓、教师公寓、体育馆(游泳馆)项目优化建设招标公告并投入建设,力求为师生创造丰富的物质场所和精神空间。2018年12月“三项工程”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39201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在校园体育设施及场所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中强调“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充分考虑体育场地与周边环境及校园建筑的和谐互融。现有室内外运动场馆总面积(含游泳馆)约210000平方米,同时配备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体育设施,提供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配套场所,在体育教学和师生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基本遵循,以“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辅助性教育的重要职能,满足了大学生校园交往及日常活动的需求。
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内涵发展,着眼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实训中心)建设,积极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投资2084万元,新建、扩建和完善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实验室(实训中心),强化校园实践育人功能。同时,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力度为实验室(实训中心)配置了性能先进的仪器设备,相继更新实验室计算机近1200多台、建设改造维修多媒体教室等房间90余间,充分满足教学活动需要。2020年,学校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启用智慧教室2间,为师生提供新的教学环境。
特色场馆 打造多元学习空间
场馆建设是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项目,每一个场馆都是西财大独有的文化符号和学校品牌的重要标志,在学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底,长安校区图书馆建成,文献信息资源丰富,载体多样,特色明显。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文献为重点,涵盖文、法、理、工、艺等学科的馆藏体系。收藏有大型古典丛书、类书、地方志、统计年鉴、经济史料等文献。2018年,秦商特色图书馆组建并开放,成为秦商文化科普的重要基地,同时自建陕西地方志、丝绸之路记事专题、统计信息库、省级重点学科专题书库和学校大学生实践教学成果集萃等数据库。
“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1649万元购置文献资源、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图书、新购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及配套软硬件设备等,协助各学院资料室部署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更换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长安校区图书馆无线网络覆盖,完成与校园一卡通对接,图书馆进一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全面自动化,文献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7年,西安财经大学校友馆落成。校友馆通过千余张生动珍贵的图片及文献资料,讲述了150余名杰出校友的精彩故事,成为师生见贤思齐、敦品励学的标杆。2022年,校史馆进行翻修重建。
2021年6月,“网上党史教育馆”在校园网主页全面上线,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创新了学习形式和载体。2021年12月,党史教育馆建设完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场所,进一步坚定师生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各基层党组织、团员青年分批入馆开展现场学习教育,各部门、学院多次组织师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带领大家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
图书馆连同各特色场馆勾勒出西财大筚路蓝缕的发展新征程,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财大精神,成为师生爱国爱党爱校最鲜活的素材,打造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实践课堂,为师生提供了多元化的特色学习空间。
技术支撑 搭建智慧信息平台
学校2000年开始建设校园网,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目前已建成校内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校园骨干网采用光纤连接,建成面积近300平方的校园数据中心,供电、制冷、消防系统完备。校园网采用IPv4/v6多链路出口,并接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网络平台。全校师生可以浏览、查询、检索中国教育科研网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方便及时地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依托高水平校园网,建设完成了校级统一门户、统一认证及统一数据平台,建成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信息化,极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十三五”期间,完成数据基础平台建设,逐步建成各级各类业务系统,完成“一卡通”项目建设、移动校园平台建设等标志性业务系统建设,覆盖行政办公、教学教务、学生事务、公共服务、财务服务、生活服务等范围。
近年来,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舆情监控,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校园各项教学、实训、生活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浓郁的大学氛围为广大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按照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长安校区2025年末入住学生总数将增加至15300人左右,学校将全面推进内涵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启动新老校区项目建设和推进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明晰四个教学功能定位、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图书文献资源、加快更新校园安防设施、提高校医院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等,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扎稳教育根基,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做好基础性工作。(作者:洪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