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国教育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中国教育报9月26日讯(记者 万玉凤)26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谈到70年教育发展成就,陈宝生表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走过的历程波澜壮阔,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我们每一个家庭紧密相连,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陈宝生从5个方面介绍了70年来教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数量看规模,我国已建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已达51.9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从质量看水平,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从结构看功能,我国已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学科匹配、结构适宜的教育体系。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国家培养了2.7亿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从开放看影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主力军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世界第二留学目的国、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国。从制度看保障,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大中小学相衔接的思政工作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支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投入保障机制。
在记者问及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时,陈宝生说:“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变化是历史性的。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中国教育的特点和特色,一是‘快’,二是‘公’。”
“‘快’是就速度讲的,关键词是‘跨越’,基本方法是‘拼搏’。”陈宝生说,新中国刚成立时,小学净入学率只有20%,大学生只有11.7万人。中国用了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用了十几年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经过70年发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今年高职扩招百万,再加上自然增长,高等教育将历史性地跨入普及化阶段。
“‘公’是就价值而言的,关键词是‘均衡’,基本方法是‘倾斜’。”陈宝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向农村倾斜。城乡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备标准等4个方面实现了统一,全国99.8%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底线要求。二是向困难群体倾斜。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近十几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0亿人次,资助金额1.45万亿元。向特殊群体倾斜,3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听力、智力、视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0%以上。三是向少数民族倾斜。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各级各类内地民族班,累计招生93.57万人,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四是向贫困地区倾斜。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实施专项招生计划,已招生47.8万多人,让这些地区的学生能够上优质高校。”
“我们现在已经是教育大国了,正在努力建设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成员、每一名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他们的梦想。”陈宝生最后强调。